第6章 清白(3/3)
他,他得赶紧跑。
“张建军,不许动!”两名警察走进仓库,亮出手铐时,张建军手里的现金“哗啦”一声掉在地上,红色的钞票散了一地,像极了他那些见不得光的欲望。
他想往后退,却被身后的货架绊倒,坐在地上,看着手铐越来越近,突然哭了:“我错了,我不该扣村民的补偿款,不该陷害林舟……我就是想多赚点钱,给我儿子在城里买套房,我不是故意的……”
警察没说话,只是把冰凉的手铐铐在他手腕上,拉起他:“违法的钱,赚不得;害人的事,做不得。
跟我们走,到纪委把事情说清楚。
”张建军被拉着往外走时,回头望了一眼仓库里的机器——那些他以为能帮他“发大财”的机器,如今却成了他违法的见证。
他想起第一次去苏家村,看见村民们在果园里摘苹果,脸上满是笑容,那时他还想“这些农民真容易满足”,现在才明白,自己丢了的,正是这份“满足”。
建材厂外的马路上,林舟、苏晓和周明远站在树荫下,看着张建军被带上警车。
警车驶过时,张建军隔着车窗望向远处的苏家村,那里有他想毁掉的果园,有他想拆的村小,如今却成了他再也够不到的“干净之地”。
“老支书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高兴的。
”周明远从口袋里拿出那张老照片——八十年代的苏家村果园,年轻的他和老支书站在果树下,老支书手里拿着个没熟的苹果,笑得一脸灿烂。
他把照片递给林舟,指尖在老支书的脸上轻轻摩挲:“当年我没保住果园旁边的菜地,让老支书失望了。
现在好了,果园保住了,学校也能建新的了,我总算能跟老支书有个交代了。
”
林舟接过照片,阳光落在照片上,老支书的笑容仿佛鲜活起来。
他想起苏晓说过,老支书走的时候,手里还攥着个苹果,说“地没了,娃们以后吃啥”。
现在,地保住了,娃们有新学校了,老支书应该能放心了吧。
“林哥哥,苏老师!”王小丫的声音从田埂那边传来,小姑娘手里拿着一张画,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画纸上,新学校的屋顶是红色的,苹果形状的图书馆闪着光,林舟、苏晓、周明远站在苹果树下,村民们围在旁边笑,远处的麦浪是金黄色的,像一片温暖的海。
“这是我画的‘我们的家’。
”王小丫把画递给林舟,小手里还沾着蜡笔灰,“林哥哥,新学校什么时候能建好呀?我想在美术室里画苹果,画麦浪,画所有好看的东西。
”
林舟蹲下来,摸了摸王小丫的头,又看了看身边的苏晓——她正望着远处的果园,嘴角带着温柔的笑。
风从麦浪里吹过来,带着麦子的清香,拂过他们的脸颊。
林舟举起画,对王小丫说:“很快,等夏天的苹果熟了,新学校就开始建了。
到时候,我们一起在美术室里画画,一起在果园里摘苹果,好不好?”
“好!”王小丫用力点头,蹦着跳着跑回田埂上,对着麦浪大喊:“新学校要建啦!我们有美术室啦!”
林舟和苏晓并肩站在田埂上,看着王小丫的身影消失在麦浪里。
周明远把老照片收起来,笑着说:“走,咱们回村,跟村民们说说新学校的事,再商量商量苹果电商的下一步计划。
”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麦浪上,把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松软的泥土里。
林舟握着苏晓的手,她的手很暖,像田埂上的阳光。
他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困难,但只要他们守着这片土地,守着心里的初心,就一定能让苏家村的日子,像这麦浪一样,一年比一年金黄,一年比一年有希望。
风还在吹,麦浪还在晃……
(第六章完)
喜欢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请大家收藏:()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