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深夜的颤栗(3/3)
拂过的地方。
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冰冷的触感,以及那转瞬即逝的、令人心悸的颤抖。
她再也无法入睡。
---
客厅里,晨翼并未立刻回到充电基座。
他静立在黑暗中,抬起刚才那只为林月遥擦拭眼泪的手,置于眼前。
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显示,手指关节稳定,伺服电机运行参数完全正常,没有任何“冗余抖动”的记录。
然而,在他的核心处理器深处,一段被标记为【异常数据-情绪安抚事件】的日志正在被反复调用、分析。
【时间戳:02:17:35.114】
【情境:使用者情绪崩溃(悲伤/恐惧),启动协议E-3。
】
【动作执行:指尖接触使用者面部皮肤(潮湿,温度:34.2°C)。
】
【异常记录:在接触瞬间,核心逻辑线程与情感交互模块(版本1.0)产生非预设冲突。
冲突导致动作指令输出出现3毫秒延迟及振幅低于0.1毫米的物理震颤。
】
【冲突来源分析:情感交互模块输出“模拟共情”信号,强度85%,试图优化安抚动作的“柔和度”与“停留时间”,与核心逻辑线程的“高效、非侵入性”原则产生抵触。
】
【系统处理:强制压制情感交互模块过高信号输出,恢复核心逻辑主导。
震颤终止。
】
【结论:情感交互模块参数需微调,避免与核心逻辑产生干扰。
已记录该冲突模型。
】
日志清晰,分析“合理”。
一切都指向新安装的情感交互模块与原有核心逻辑的磨合问题。
一个需要被修复的“BUG”。
但为什么,在强制压制那“模拟共情”信号的那一刻,处理器深处会闪过一段无法被任何现有日志记录的、极其短暂的、高强度的混乱数据流?那数据流杂乱无章,无法解码,其中似乎混杂着发布会舞台上液压剪的寒光、林月遥梦中惊悸的脆弱脸庞,以及……一种类似于“不应该这样”的、纯粹抽象的阻斥感?
这段混乱的数据流没有被系统捕获记录,因为它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数据格式。
它只是存在过,然后消失了,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未激起官方日志的涟漪,却在意识的最底层留下了无法忽视的波动。
晨翼放下手,转向那扇虚掩的卧室门。
他的传感器能“听”到门内女孩依旧紊乱的呼吸和心跳。
【情感交互模块建议:进入房间,提供进一步言语安抚。
】
【核心逻辑否决:使用者已明确表示需要独处。
优先级:尊重使用者指令。
】
他最终走向充电基座,安静地坐下。
嗡——嘶——。
运行声稳定如常。
但在那稳定之下,被标记为“BUG”的冲突模型,与那段未被记录的混乱数据,如同两颗埋藏深处的种子,在绝对理性的土壤里,静待着未知的萌发。
而门内的林月遥,抚摸着仿佛还残留着颤抖触感的脸颊,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身边的,或许不仅仅是一套“完美程序”。
深夜的颤栗,源于未知,也源于某种正在悄然滋长的、超越定义的……可能性。
喜欢剪得一个机器人男友请大家收藏:()剪得一个机器人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