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陇右整军纳降卒,长安立馆助民生(3/3)
老!诸位将士!”诸葛亮的声音清朗,清晰地传遍四方,“今日,我大汉医学馆,正式开馆!”
仅仅一句开场,便引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诸葛亮抬手虚按,待声浪稍平,继续道:“开设此馆,乃为传承岐黄之术,解天下万民之疾苦!使病者有其医!自今日起,生活困苦者,入此医学馆求诊,分文不取!凡为我大汉负伤流血的将士,优先诊治!”
“丞相仁德!”
“大汉万年!”
人群彻底沸腾了!
许多衣衫褴褛的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这等贱民也能得到名医诊治?
那些伤兵更是挺直了胸膛,心里暗暗发誓要誓死效忠大汉。
诸葛亮又引荐身旁的皇甫谧:“此乃皇甫谧先生,医术通玄,仁心仁术,乃当世医家大贤!今日起,皇甫先生便坐镇此堂,传道授业,治病救人!凡有志于医道,愿以医术济世活人者,不论出身,皆可拜入皇甫先生门下!”
话音未落,早已等候多时的人群如同开闸的洪水,涌向医学馆大门。
皇甫谧与刚刚赶到、由叶白夔引荐的叶天士,立刻投入了紧张的义诊之中。
望、闻、问、切,开方、施针……二人忙得不可开交,额角见汗,却无半分不耐。
诸葛亮与叶白夔退出人群,望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叶白夔叹道:“自董卓乱政,迁都长安,其后李郭之乱,曹操迁许,乃至后来战火连绵,这长安帝都,早已是十室九空,残破不堪。
今日见此生机,方知复兴有望,然前路依旧漫漫。
”
诸葛亮目光坚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医学馆,便是这第一颗火种。
”
正言语间,恰遇徐光启、宋应星二人前来,他们看着医学馆门前人满为患的盛况,眼中满是羡慕与渴望。
诸葛亮自然是明白二人的想法,便主动询及农事工造。
徐光启禀道:“丞相,郑国渠修复已过大半,新式曲辕犁、耧车也在加紧打制。
然军中工匠,勇力有余,却多不通农事精要,许多关键处,需我二人反复讲解,亲力示范,效率颇低,且……”他顿了顿,有些难以启齿。
宋应星性子更直,接口道:“且世人皆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农事、工造,被视为贱业。
我与徐兄欲寻几个心灵手巧的学徒传承技艺,却应者寥寥,皆愿去读那圣贤书,以求官身。
”
诸葛亮闻言,神色肃然,他望向远方残破的宫墙,声音却清晰有力地传入二人耳中:“农者,天下之本!工者,强国之器!若无农人耕耘,我等皆要饿死!若无工匠营造,城池、兵甲、器械从何而来?”
他转身唤来随行的姜维:“伯约!传我令,拨付钱粮,选址规划,仿照医学馆规制,由你全力协助徐、宋二位先生,筹办‘农学馆’与‘工学馆’!”
徐光启、宋应星闻言,浑身剧震,激动得难以自持,深深揖下:“丞相,我二人必竭尽所能,死而后已!”
两人仿佛瞬间年轻了十岁,兴高采烈地随着姜维而去。
喜欢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请大家收藏:()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