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符箓、bug与老教授的注视(1/3)
清晨的薄雾还未在九仙联的飞檐斗拱间完全散去,苏砚揉着胳膊,跟在钱多多和石磊身后,走进了位于“玄机楼”三层的丙字班专用符箓编程实验室。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新印刷符纸特有的草木清香和淡淡的臭氧味,与昨晚肌肉的酸痛记忆形成微妙对比。
实验室内部充满了科技与古典碰撞的奇异感。
传统黄梨木长桌排列整齐,但桌面却嵌着光滑的灵能感应屏。
墙壁上悬挂着水墨丹青的符箓图谱,旁边却是悬浮着动态演示符文能量流的光幕投影。
每个座位前,除了标准的符笔、朱砂和裁好的黄符纸,还有一个小小的、形似平板电脑的“灵枢演算器”。
“乖乖,这玩意儿比我爸超市的收银机高级多了!”
钱多多两眼放光,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演算器研究,手指在屏幕上戳来戳去。
石磊则正襟危坐,小心翼翼地将符纸铺平,符笔蘸满朱砂,神情专注得如同即将进行一场神圣仪式。
叶小雨坐在靠窗的位置,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显得有些紧张。
铃声响起,一位身穿深蓝色道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走了进来。
他面容古板严肃,眼神锐利,正是理论课讲师王教授。
他扫视全场,声音刻板而清晰:“符箓,非鬼神之语,乃能量运行之规则具象。
今日起,授尔等‘基础聚灵符’之符箓编程入门。
”
他走到讲台前的大型光幕前,手指凌空一点,一个由数十道繁复朱红线条构成的立体符文模型瞬间悬浮在光幕中央,缓缓旋转,内部细微的能量流向清晰可见。
“此乃标准‘基础聚灵符’的灵能拓扑结构。
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稳定的灵能粒子捕获与缓释回路。
”
他手指划过光幕,将符文模型分解成几个功能模块,“节点A:粒子捕获场;节点B:初级过滤网;节点C:缓释核心;节点D:输出端口。
节点间由能量通道连接,通道的宽度、角度、转折弧度,皆影响能量流的效率与稳定性。
”
王教授讲解严谨,条理分明,将玄奥的符文拆解成冰冷的能量路径和节点参数。
石磊听得极其认真,一笔一划地在演算器上临摹符文结构。
叶小雨则悄悄在演算器角落调出了一个植物图谱,似乎在对比符文线条与某种叶脉的相似性。
钱多多则偷偷打开了演算器的后台调试模式,试图分析符文底层的灵能代码。
苏砚听得入神,但思路却拐了个弯。
“粒子捕获场…初级过滤网…缓释核心…”他盯着那旋转的符文模型,越看越觉得眼熟。
“这不就是个…微型能量收集和稳压电路吗?”他脑子里瞬间蹦出电容、电阻、滤波器的概念。
“节点A是天线加收集器,节点B是LC滤波,节点C是储能电容兼稳压输出…节点D就是输出接口!
所谓的‘朱砂引灵’,不过是提供特定灵导特性的‘导电墨水’?”
这个念头让苏砚精神一振,昨晚因IAC特性发现而燃起的那点微光似乎找到了新的燃料。
他不再仅仅被动记忆那些线条,而是尝试用电路设计的逻辑去理解它们的功能和连接关系。
“下面,各自在演算器上模拟构建此符文结构。
要求:能量捕获效率≥5%,输出稳定性误差≤±10%。
注意能量通道的拓扑连贯性,避免短路或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