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砂锅危机与调料博弈:初赛双人协作战(2/3)
+生抽+蜂蜜能代替香油!比例3:2:1!我昨天试过!”他的声音透过扩音喇叭传遍全场,观众们纷纷点头:“这招可行!我家没香油就这么做!”
李伟眼睛一亮,立刻让沈亦舟按比例调配替代香油。
沈亦舟握着量勺的手稳得没一丝颤抖,每倒一种调料都对着灯光看刻度:“米酒15毫升,生抽10毫升,蜂蜜5毫升,刚好够三杯料的量。
”观众席传来一阵赞叹,有个做餐饮的观众小声跟身边人说:“这沈师傅是真有功底,换我手抖得早倒多了。
”
就在这时,操作台的燃气灶突然“噗”地一声灭了。
工作人员跑过来道歉:“抱歉!电路过载跳闸了,预计15分钟才能恢复供电!”离交菜时间只剩20分钟,观众席瞬间安静下来,刚才哭了的小姑娘又红了眼眶,老陈急得直拍大腿:“这要是做不完可咋办?”
李伟却突然抓起官方提供的不锈钢饭盒,对着沈亦舟喊:“用饭盒当临时锅!你把腌好的鸡翅根放进饭盒,我去借观众的保温杯装热水,用热水浴加热!”沈亦舟立刻行动,手指飞快地把鸡翅根和栗子码进饭盒,还不忘撒上把九层塔:“饭盒要盖松点,留条缝让蒸汽散出去,不然肉会闷老。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观众席的反应比选手还积极,前排的观众纷纷递保温杯,有个老太太颤巍巍地递过个印着“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保温杯:“孩子,这杯子保温好,刚灌的开水,你用!”老陈更是扛着个车载保温箱跑过来:“这里面有80度的热水,够你加热到熟!”
李伟把装着鸡翅根的饭盒放进保温箱,周围围满了观众,大家都屏住呼吸盯着计时器。
有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小声问:“妈妈,李老师能成功吗?”妈妈摸着他的头说:“肯定能,你看李老师和沈老师配合得多好。
”观众席的气氛从紧张变成了期待,有人开始倒计时,还有人自发地唱起了《加油歌》。
“还有5分钟!”主持人的提醒声响起时,李伟打开保温箱,一股浓郁的香味瞬间飘出来。
沈亦舟赶紧接过饭盒,用筷子戳了戳鸡翅根:“熟了!但还缺层焦香,得赶紧回锅!”这时电路刚好恢复,燃气灶重新燃起火焰,李伟把饭盒里的食材倒进补好的砂锅,沈亦舟立刻开猛火收汁,两人一个颠锅一个撒料,动作默契得像练了千百遍。
台下的观众全都站起来,张大妈带着广场舞阿姨们跟着颠锅的节奏拍手,老陈的扩音喇叭里响起了《最炫民族风》的前奏,连评委们都忍不住点头跟着打节拍。
当最后一把九层塔撒进砂锅时,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个观众激动地扔了把彩带,刚好落在砂锅旁边,像是给这道“危机四伏”的三杯鸡镀了层彩。
“请各选手呈上菜品!”李伟和沈亦舟端着砂锅走到评委席时,台下的欢呼声差点盖过主持人的声音。
总厨夹起一块鸡翅根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这口感太惊艳了!鸡肉弹牙不柴,三杯料的香味完全进去了,还有淡淡的焦香,根本吃不出是用饭盒和保温杯做的。
”他转头看向另外两位评委,“你们觉得呢?”
另一位评委刚尝了口栗子,就对着观众席笑了:“这栗子粉糯入味,比我用砂锅焖的还好吃。
而且我刚才看了全程,这两位选手面对工具损坏、调料被换、电路跳闸三重危机,不仅没慌,还能默契配合,用邪修改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家常菜的真谛——不被工具和条件限制,用心就能做出好味道。
”
台下的欢呼声再次响起,张大妈激动得抱住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