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梅干菜扣肉的协作战:微波炉救场与评分表伏笔(3/3)
—你用微波炉的方法比我想的还好用。
”
李伟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我就知道你有主意,不然刚才怎么那么淡定。
”他顿了顿,看着沈亦舟,认真地说:“其实没有你的细节处理,我的方法也没法实现——要是梅干菜没挑杂质,蒸出来硌牙;要是五花肉没煮到火候,蒸出来要么柴要么散。
咱们俩就是互补,缺一不可。
”
沈亦舟也笑了,点了点头:“以后正统的基础处理,邪修的实用改良,咱们就这么定了,互相配合,肯定能做好。
”
四十分钟后,扣肉终于蒸好了。
李伟小心翼翼地掀开蒸锅的盖子,一股浓郁的香味瞬间飘满整个比赛现场——五花肉皮已经起了漂亮的虎皮,褐色的肉皮皱巴巴的,泛着油亮的光泽;梅干菜裹在肉片上,吸满了肉汁,颜色变得更深,还带着股淡淡的酱香,连评委席的评委们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眼神里满是期待。
沈亦舟双手捧着陶瓷碗,深吸一口气,快速把碗倒扣在白色的瓷盘上,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这是正统扣肉的关键一步,倒扣慢了肉就会散。
他轻轻揭开碗,一盘完整的梅干菜扣肉赫然出现在盘子里:肉片整齐地排列着,肉皮朝上,虎皮纹路清晰可见;梅干菜铺在周围,还点缀了几片翠绿的葱花,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正统扣肉讲究‘造型完整’,倒扣的时候一定要快,不然肉会粘在碗上,散掉就不好看了。
”沈亦舟用筷子轻轻戳了戳肉皮,“你看,能戳透但不烂,刚好的状态,吃着又嫩又有嚼劲。
”
评委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总厨先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闭上眼睛细细回味了一会儿,睁开眼时眼里满是惊喜:“这扣肉太惊艳了!肉皮Q弹有嚼劲,肥肉入口即化,一点都不腻,瘦肉也很嫩,没有柴味;梅干菜吸满了肉汁,咸甜适中,还带着股淡淡的酱香,完全看不出是用普通食材做的,比很多饭店的正统扣肉还好吃。
”
另一位评委是美食评论家,她放下筷子,对着镜头说:“最难得的是两位选手的协作——沈师傅的正统处理保证了扣肉的口味和造型,李师傅的邪修改良解决了时间和食材的问题,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这才是‘家常菜争霸赛’要传递的理念——让普通人也能用上简单的方法,做出好吃的家常菜,让厨艺回归生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技巧。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观众席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张桂芬大妈带着广场舞队站起来,跳起了改编版的《扣肉最炫风》,歌词还改成了“你的扣肉是我的爱,香香的梅干菜炒起来”;刘姨举着自己做的迷你扣肉跑过来,非要让李伟和沈亦舟尝尝,“你们看,我这扣肉也起虎皮了,味道跟你们的差不多!”;老王的“安全帽扣肉”也被同事们抢着吃,大家边吃边笑,说这是“最接地气的扣肉”。
之前议论的观众也都竖起了大拇指,有人说“原来不用炸也能做虎皮扣肉,回去我也试试”,有人说“用微波炉泡梅干菜太方便了,再也不用等两小时了”,还有人掏出手机关注了“烟火厨坊”的直播间,说以后要跟着学做家常菜。
老赵站在隔壁操作台,看着自己空荡荡的盘子和垃圾桶里的梅干菜,脸色难看得像锅底灰。
助手小吴小声说:“赵师傅,咱们下次再努力吧,这次确实不如他们。
”老赵没说话,只是狠狠地瞪了李伟和沈亦舟一眼,眼神里满是不服气和嫉妒,手指还悄悄攥紧了拳头——他没打算放弃,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怎么在决赛里搞小动作,一定要赢过这两个“不伦不类”的对手。
比赛结束后,评委宣布了结果:李伟和沈亦舟以满分的成绩获得复赛第一名,还额外获得了“最佳协作奖”和“最佳创意奖”。
颁奖的时候,主持人先把“最佳创意奖”的证书递给了沈亦舟,笑着说:“沈师傅是正统厨艺传人,却愿意配合李师傅的邪修方法,这份包容和创新,值得这个奖项。
”
沈亦舟却接过证书,转身推给了李伟,语气真诚:“创意都是李师傅的,从用微波炉做披萨,到用保温杯做煲仔饭,再到今天用微波炉泡梅干菜,都是他想出来的实用方法。
我只是帮着做了点正统的基础处理,这‘最佳创意奖’,该给他。
”
李伟愣了一下,看着递到面前的证书,又看了看沈亦舟,突然笑了:“其实没有沈师傅的细节处理,我的创意也没法实现——要是没有他挑梅干菜的杂质,没有他把控煮肉的火候,这扣肉也做不好。
这证书是咱们俩的,应该一起拿。
”
说着他伸手接过证书,又拉着沈亦舟的手,一起举了起来,观众席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弹幕里刷满“双厨合体yyds”“正统邪修锁死”“太感动了”。
后台庆祝的时候,周小雨拿着评分表跑过来,脸上满是兴奋:“你们快看!口味评分是满分!评委还特意在备注里写了‘正统腌制工艺与邪修改良结合完美,口味层次丰富,家常菜的典范’!”
沈亦舟接过评分表,目光落在“正统腌制工艺”那几个字上,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面,然后不动声色地把评分表折了起来,放进了自己的围裙兜里——他的动作很轻,李伟正和刘姨、老王他们聊得热闹,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沈亦舟看着手里的“最佳协作奖”证书,又摸了摸兜里的评分表,眼神里有点复杂——他既为两人的协作成功高兴,也为自己的正统技艺被认可而欣慰,心里隐隐觉得,决赛可能会遇到需要用正统技巧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特殊的食材处理,或者复杂的烹饪步骤,这张评分表上的“正统工艺”,或许是评委在暗示他们,决赛需要更注重传统技艺的运用。
周小雨突然想起什么,拍了下手说:“对了!评委刚才私下跟我说,决赛要用‘特殊指定食材’,好像是比较少见的菌类或者山珍,需要专业的处理技巧,比如去腥味、保留鲜味之类的,你们得提前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
沈亦舟心里一动,摸了摸兜里的评分表,点了点头:“好,我们回去就查资料,研究一下这类食材的处理方法。
”
李伟却满不在乎地笑了:“没事,不管什么食材,咱们俩一起想办法——你负责正统的处理技巧,我负责邪修的改良方法,肯定能搞定!就算是山珍,咱也能用普通人家里的工具做出好吃的菜。
”
观众席的粉丝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祝福。
刘姨把自己的改装烤盘送给了李伟,笑着说:“李老师,这烤盘给你,决赛要是做扣肉,就用它,我试过了,好用!”老王也把安全帽递过来:“这个也给你,应急用,要是没有容器,就用它装!”张桂芬大妈领着广场舞队,递过来一袋子用玻璃罐装好的梅干菜,“这是我腌了三年的陈梅干菜,跟比赛用的还香,决赛要是需要,就用这个!”
外卖小哥阿杰和同事们也凑过来,递上几盒印着“闪电外卖”的保温箱:“李老师,这保温箱给你,决赛要是需要保温,或者临时需要叮点东西,就用它,我们测试过,保温效果特别好!”
沈亦舟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看着粉丝们真诚的笑脸,又摸了摸兜里的评分表,悄悄笑了——他突然明白,正统和邪修从来不是对立的,就像这盘梅干菜扣肉,没有正统的处理,邪修的改良就没了基础,成了“空中楼阁”;没有邪修的改良,正统的做法就没法走进普通人的厨房,只能停留在专业的厨师手里。
决赛的指定食材虽然未知,但只要他和李伟一起,一个负责正统的技艺打底,一个负责邪修的创意改良,互相配合,互相信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而此刻的老赵,正躲在后台的角落里,偷偷用手机拍着评委说的“特殊指定食材”相关资料,还悄悄联系了决赛的食材供应商,想提前拿到食材的信息,甚至想办法在食材上动手脚——他还没放弃,还想证明自己的正统厨艺才是最好的,还想把李伟和沈亦舟比下去。
但他不知道,李伟和沈亦舟的协作,早已不是简单的“正统加邪修”,而是融入了彼此的信任、理解和包容,这种从比赛中磨合出来的默契,这种为了“让普通人做出好吃的家常菜”而共同努力的目标,远比他那些小心思、小手段更强大。
夕阳透过演播厅的窗户洒进来,金色的光线落在李伟和沈亦舟手中的证书上,也落在沈亦舟围裙兜里的评分表上。
决赛的号角已经吹响,一场关于正统、邪修、协作与信任的终极较量,即将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而这一次,他们不仅要赢,还要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家常菜的真正意义。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