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墨印解码与同盟启程(2/3)
摸江晓的头,拿起“护真印”给她看,“以后有了它,就能像你沈爷爷那样,一眼看出假画了。
”
江晓眼睛亮晶晶的,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我昨天在警局做笔录时,看到警察叔叔的资料里有‘林风’的照片,他耳朵后面有颗痣,和我之前在学校门口看到的跟踪我的人好像!”
江寻和沈墨心对视一眼,立刻拿出电脑里的“林风”资料——技术科凌晨传来的初步调查显示,“林风”的真名叫“李茂”,1998年走私案后改头换面,现在在沪市开了一家古董店,名叫“茂林阁”,就在愚园路附近,离沈家老宅不远。
“他敢在老宅附近开店,肯定是想盯着我们的动静。
”江寻调出“茂林阁”的位置地图,“我们可以以‘鉴定古画’的名义去店里,探探他的底,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另外两个假身份的线索。
”
沈墨心点头,将“护真印”小心地放进锦盒:“我父亲的笔记里提到,‘林风’当年擅长仿造傅抱石的题跋,我们可以带一幅高仿的《秋林图》题跋去,看看他会不会露出破绽。
”她看向江寻,“你的‘墨色分析装置’,能不能先做个简易版?比如用手机APP结合光谱仪,方便我们在店里检测。
”
“没问题!”江寻立刻打开手机开发软件,“我把核心算法压缩成APP,再连接便携光谱仪,十分钟就能搞定——到时候只要用手机扫一下题跋的墨色,就能知道是不是李茂仿的。
”
就在这时,安全屋的门被敲响,陆明轩拿着一个文件袋走进来,脸上带着难得的笑意:“技术科查到李茂的古董店有问题,他最近一直在和一个境外号码联系,对方的IP地址指向东南亚的文物走私团伙,应该就是陆振海说的‘更大的鱼’的线索。
”他把文件袋里的照片递给两人,“这是李茂店里的监控截图,他店里挂着一幅傅抱石的《松崖图》,题跋的风格和1998年走私案里的仿品一模一样,肯定是他仿的。
”
沈墨心拿起照片,用放大镜仔细看题跋的笔触:“你看这里,‘松’字的竖钩太直,没有傅抱石特有的‘颤笔’,是李茂仿品的典型特征。
”她抬头看向江寻,“我们的简易版‘墨色分析装置’,刚好能检测出这题跋的墨色是现代碳墨,不是1940年代的松烟墨。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寻举起手机,晃了晃屏幕上刚完成的APP:“已经弄好了,叫‘墨鉴’,你看,只要扫描墨色,就能显示成分、年份和相似度——刚才测试了一下‘护真印’的墨色,显示是1920年代的朱砂松烟墨,和你父亲的笔记完全对得上。
”
沈墨心接过手机,点开“墨鉴”APP,对着“护真印”扫描——屏幕上立刻弹出数据:“墨色成分:朱砂30%、松烟70%、陈年米酒5%;年份:19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