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蛰伏与筑基(1/3)
张铁山马蹄扬起的尘土终于在蜿蜒山道尽头散尽,叶飞羽脸上那层“惶恐笨拙”的伪装瞬间剥落,只剩一片近乎冷酷的专注。
监视者虽已远去,可那道无形的审视目光仍如芒在背——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危险从未真正离开。
他转身回了青砖小院,反手将沉重的木门栓插紧。
没有急着奔向仓库查看那批珍贵的硝石硫磺,而是先走到院中那口甜水井边,打了满满一桶清冽的井水。
“哗啦——”
刺骨的井水兜头浇下,瞬间浸透单薄的粗布衣衫,激得皮肤泛起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
叶飞羽闭着眼伫立在原地,任由水流冲刷掉最后一丝因张铁山到来而刻意维持的“表演”痕迹,也彻底浇灭了初来乍到的狂喜余烬。
冷静!必须是极致的冷静!
生存与发展,容不得半分松懈,更经不起丝毫侥幸!
第一步:评估现状,锚定核心目标!
叶飞羽抹了把脸上的水珠,湿漉漉的头发贴在额前,眼神却锐利如鹰隼。
他走到堂屋那张略显破旧的书案前——这是前任守墓人叶土耕的遗物,边角已有些腐朽。
他铺开一张粗糙的黄麻纸,拿起自制的炭条,开始落笔书写。
1.优势:
-独立堡垒(青砖小院,高墙环绕,自带防御属性)。
-核心资源(硝石、硫磺、木炭,足以支撑初期实验)。
-隐秘环境(回天岭人迹罕至,天然具备隐蔽性)。
-行动自由(基本无人干涉日常活动)。
-隐藏底牌:内功修为!(叶飞羽在这一条上重重画了个圈,炭痕几乎穿透纸背!)
-前世知识(科学理论、火药配方、系统训练理念,这是跨越时代的壁垒)。
2.劣势:
-个体孱弱(原主身体底子极差,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身形瘦小)。
-资源有限(食物需自给自足,工具简陋且匮乏)。
-信息闭塞(对山下溪头村、岳星城的局势了解滞后)。
-潜在监视(张铁山每月定期巡视,如同一双眼睛悬在头顶)。
-缺乏实战经验(空有理论,未曾经历真正的生死搏杀)。
3.机会:
-广阔山林(可作为资源采集地与隐蔽训练场)。
-时间充裕(守墓生涯提供了充足的发育窗口期)。
-火药研发(这是足以撬动格局的核心科技树)。
-守墓人身份(可完美掩饰异常活动,降低外界怀疑)。
4.威胁:
-侯府潜在的恶意(叶镇东及族人的轻视与排挤从未消失)。
-张铁山的监视与可能的刁难(此人贪利,难保不会生事)。
-山下溪头村的潜在麻烦(叶土耕遗留的恩怨?村民的觊觎?)。
-自然威胁(山林野兽、恶劣天气、季节性物资短缺)。
-未知的世界力量体系(武道强者?修行者?这是最不确定的变量)。
核心目标:
1.短期(3-6个月):
-生存保障:开垦菜地实现蔬菜自给;探索山林,掌握设陷阱、识别可食用菌类野菜的技能以补充肉食;确保水源安全;通过老张头少量购入盐、油、布匹等必需品并储备。
-身体筑基:制定并执行高强度、系统化、科学的体能及基础武技训练计划,彻底扭转孱弱体质!同步深化内功修炼!
-火药研发(初期):在绝对隐蔽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小规模火药配比试验以确定最佳比例;设计并制造简易点火装置(改良火绳、火折子);寻找稳定的硝土、硫磺来源。
-情报收集:通过张铁山巡视、与溪头村村民有限接触,逐步了解山下及岳星城的动态。
-完美伪装:维持“木讷、勤恳、认命”的守墓人形象,麻痹所有潜在监视者。
2.中期(1-2年):
-身体强化:完成基础训练,拥有超越常人的力量、速度、耐力、反应;初步掌握1-2门实用格斗技巧(融合前世军警格斗术与本世界武学原理);内功修为突破现有瓶颈。
-火药应用:成功制造具备实战威力的初级火器(如可靠的土地雷、简易手投炸弹“震天雷”雏形);建立小规模、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