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旧友新途 四重奏的序曲(1/3)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微弱的晨光透过云层洒在古老的西安城墙上,给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墙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陈墨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省医院的食堂。
食堂里已经有不少人在用餐了,陈墨在人群中穿梭着,寻找着一个安静的角落。
终于,他在食堂的一角找到了一个空位,他轻轻地坐下,生怕打扰到周围的人。
陈墨小心翼翼地从背包里取出母亲做的馍馍,那是他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馍馍散发着淡淡的麦香,让他感到一阵温暖。
他打开塑料袋,将馍馍放在桌上,然后去盛了一碗免费提供的白粥。
陈墨慢慢地咀嚼着馍馍,感受着那熟悉的味道。
每一口都让他想起了母亲的关爱和家的温暖。
他一边吃着,一边看着食堂里来来往往的人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陈墨独自生活,努力工作,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和家乡的味道。
这些简单的食物,虽然并不奢华,但却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安慰和力量。
吃完早餐后,陈墨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然后迅速收拾好东西,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呼出体外,然后告诉自己:“今天一定要加油啊!一定要努力!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一定要创造出更好的生活!”
正当陈墨给自己打气的时候,突然,一个清脆的女声从他身后传来:“陈墨?真的是你!”
陈墨猛地转过头去,只见两个熟悉的身影正端着餐盘,满脸惊喜地望着他。
那是李梦瑶和王嫣然,她们是陈墨的高中同学,也是他曾经的好朋友。
“梦瑶?嫣然?”陈墨连忙起身,有些局促地擦了擦手,“你们也分到省医院了?”
李梦瑶依旧是大学时期那副干练模样,齐肩短发一丝不苟,白大褂熨烫得平整如新。
她笑着拍了拍陈墨的肩膀:“可不是嘛!咱们班就四个名额,全让咱们宿舍包圆了!”
王嫣然则温柔地站在一旁,她那双总是带着些许羞涩的大眼睛弯成了月牙:“陈墨,你什么时候到的西安?怎么不联系我们?”
“前天刚到的,还没来得及......”陈墨话未说完,又一个熟悉的声音插了进来。
“哟,这不是咱们班的‘中医圣手’嘛!”
孙小军迈着优雅的步伐,不紧不慢地踱步而来,他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自信和从容。
阳光洒在他身上,手腕上那块精致的名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奢华与尊贵。
他身着一身名牌运动装,剪裁得体,材质考究,与他那挺拔的身材完美契合。
相比之下,陈墨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显得格外朴素,甚至有些寒酸。
“小军,你也来了啊。
”陈墨面带微笑,热情地向孙小军打招呼。
然而,当他的目光与孙小军交汇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不自然。
孙小军随意地环顾了一下食堂,脸上露出些许不满的神色,他微微皱起眉头说道:“这食堂的条件可比交大附院差远了。
不过没办法,我爸非说省医院的中医科是全省的重点,非要我来这里实习不可。
”
李梦瑶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听说今天科室要给我们分配导师了,不知道会跟哪位主任。
”
“我倒是听说了一些消息。
”孙小军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得意,“李主任亲自带一个,王副主任带一个,还有从北京调来的专家负责另外两个。
我爸已经跟院里打过招呼了......”
陈墨慢慢地咀嚼着口中的馍馍,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物一般,他并没有立刻回答孙小军的问题,而是沉默了一会儿。
大学的五年时光,对于陈墨来说,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
他来自一个偏远的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宽裕,而孙小军则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孩子,家境优越,处处都彰显着他的优越感。
这种差距,让陈墨在与同学们相处时,常常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然而,陈墨并没有因此而自卑或气馁。
他知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