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旧友新途 四重奏的序曲(2/3)
虽然在物质上可能不如其他同学,但在学业上,他却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坚持。
他坚信,医术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出身,而是取决于他的努力和才华。
就在陈墨思考着如何回应孙小军的时候,王嫣然突然插话道:“对了陈墨,你住在哪儿呢?”她的声音温柔而关切,让陈墨不禁抬起头来,看向她。
王嫣然微笑着继续说道:“我和梦瑶合租在医院附近的小区,两室一厅,还挺方便的。
如果你还没找到合适的住处,不妨考虑一下和我们一起合租呀。
”
“我暂时在城墙边租了个单间。
”陈墨含糊其辞,不想透露自己住在地下室的事实。
孙小军突然插话道:“城墙那边啊?那里的房子可真是又老又破又小啊!不过,如果你真的有需要的话,我倒是可以帮你问问哦。
我爸认识好几个开发商呢,他们在新城区开发的楼盘都能给一些折扣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墨连忙微笑着摆了摆手,婉拒道:“不用啦,不用这么麻烦啦,我住得挺好的,真的不用费心啦。
”
早餐结束后,四人一同前往中医科。
一到科室,就看到大家都已经到齐了,正在进行晨会上的工作安排。
李主任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地看着大家,然后正式宣布了实习安排:
“今年我们科室来了四位非常优秀的实习生,他们都毕业于中医药大学。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他们将分别跟随我们科室的资深医生学习。
具体的分配情况如下:陈墨同学将跟随我学习,李梦瑶同学跟王副主任,王嫣然同学跟刘医生,孙小军同学则跟新来的赵专家。
希望大家在实习期间都能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
孙小军脸上闪过一丝得意,显然对这个分配很满意。
赵专家是刚从北京调来的海归博士,据说精通中西医结合,是院里重点引进的人才。
李主任继续说道:“实习期间,你们不仅要学习临床技能,还要参与科室的科研项目。
省医院正在筹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希望你们都能积极参与。
”
散会后,孙小军迫不及待地找到陈墨:“听说你跟李主任住一个小区?真是太巧了。
李主任可是全省有名的中医大家,你小子运气不错啊。
”
陈墨愣了一下,随即明白是刘大妈误传了信息。
他不想解释,只是淡淡点头:“我会好好学习的。
”
“对了,周末我组织了个聚会,都是院里一些年轻医生,你也来吧。
”孙小军看似随意地邀请,但语气中透着施舍的意味,“多认识些人对以后有好处。
”
陈墨正要回答,诊室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位老人捂着胸口瘫倒在地,面色青紫,呼吸急促。
“让开!我是医生!”孙小军一个箭步冲上前,自信满满地开始检查,“可能是心梗,需要立即急救!”
陈墨却注意到老人手中的中药袋和特殊的体味,他蹲下身仔细查看:“等等,他这是附子中毒的症状。
”
孙小军不以为然:“你怎么知道?这明明是典型的心血管急症表现。
”
“你看他的药袋,里面是附子、川乌等毒性药材。
而且他口唇麻木,四肢抽搐,这是乌头碱中毒的特征。
”陈墨冷静分析,随即转向护士,“准备绿豆甘草汤,同时准备洗胃!”
李主任闻讯赶来,在确认陈墨的判断正确后,立即组织抢救。
由于诊断准确,处理及时,老人很快转危为安。
事后,李主任满意地拍拍陈墨的肩膀:“观察入微,辨证准确,很好!”
孙小军站在一旁,面色难看。
他本想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急救能力,却被陈墨抢了风头。
中午休息时,四人在食堂重逢,气氛有些微妙。
“今天早上的事,真是险啊。
”王嫣然试图打破沉默,“陈墨,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是附子中毒的?”
陈墨谦虚地笑笑:“大学时在药房打工,见过类似病例。
附子要先煎久煎去毒,如果炮制不当很容易中毒。
”
李梦瑶点头称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