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旧友新途 四重奏的序曲(3/3)
论联系实际,这才是好医生该有的素质。
”
孙小军冷哼一声:“运气好而已。
在省医院这种地方,光靠小聪明可不行。
人际关系、科研能力,这些才是立足之本。
”
“医术才是医生的根本。
”陈墨平静回应,目光坚定。
孙小军正要反驳,手机突然响起。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立即换上一副恭敬的语气:“赵主任!您好您好......晚上吃饭?当然有空......”
挂断电话,孙小军得意地整理了一下衣领:“赵专家晚上请我吃饭,说要介绍几个科研项目给我。
你们要不要一起?我可以帮你们说说好话。
”
李梦瑶和王嫣然对视一眼,婉言谢绝。
陈墨也摇头:“我晚上要整理病历,就不去了。
”
孙小军耸耸肩,一副“给你们机会不珍惜”的表情,转身离去。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李梦瑶轻声对陈墨说:“别往心里去。
小军就是这个脾气,其实人不坏。
”
王嫣然也安慰道:“是啊,大学时你就最用功,我们都相信你会成为最好的医生。
”
陈墨感激地笑笑。
他明白,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这些同窗之情弥足珍贵。
但他也清楚,在医学这条路上,最终要靠真才实学说话。
下午的门诊,陈墨跟随李主任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一位坐着轮椅的年轻女孩,患有罕见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西医已经束手无策,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中医科。
“医生,求求您救救我女儿。
”女孩的母亲泪眼婆娑,“她才二十二岁啊。
”
李主任仔细检查后,面色凝重:“病情确实很重。
脾胃虚弱,肝肾亏虚,经络阻滞。
需要长期调理。
”
陈墨在一旁记录病历,突然想起《针灸大成》中记载的一个类似病例。
他谨慎地提出:“主任,是否可以尝试针灸配合中药熏洗?古籍中记载过类似治法。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主任思考片刻,点点头:“思路不错。
你先拟个方案出来,我们讨论一下。
”
就在这时,孙小军陪着赵专家路过诊室。
听到陈墨的建议,孙小军不以为然地小声对赵专家说:“这种绝症,中医能有什么办法?不过是给患者虚加希望罢了。
”
赵专家却若有所思:“小孙啊,医学的边界从来都不是固定的。
西医束手无策时,中医往往能创造奇迹。
你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
孙小军面色尴尬,讷讷称是。
下班后,陈墨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去了医院图书馆。
他查阅了大量肌营养不良的相关资料,结合中医理论,精心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
直到深夜,图书馆闭馆,他才抱着厚厚一叠资料离开。
走在回住处的路上,古城墙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陈墨想起白天的那个女孩,想起她眼中求生的渴望,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医学之路漫长,有同行者的陪伴固然可贵,但真正的成长往往需要独自前行。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新环境中,陈墨知道,他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回到阴暗的地下室,陈墨在台灯下继续完善治疗方案。
窗外,城市的霓虹闪烁,与室内昏黄的灯光形成两个世界。
但他并不感到孤独,因为心中有明灯指引——那是对医学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
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无论前路如何艰难,无论他人如何评价,他都要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因为医者的荣耀,不在于他人的认可,而在于每一个被挽救的生命。
夜深了,陈墨合上医书,准备休息。
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这个千年古都,在这片医学热土上,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
而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医疗纠纷,将彻底改变四个年轻人之间的关系,也将考验他们作为医者的初心......
(第二章完)
喜欢神医闯关中请大家收藏:()神医闯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