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市集换银钱,智斗程家扰(3/3)
硬,盯着程老二的眼睛,压低了些声音道:“程二兄弟,我知道你们家觉得亏。
但我曹山林做事讲规矩。
之前那一百五,是看在丽珍以前的情分上。
你们要是再这样没完没了,别说钱,咱们就公事公办,看到底谁吃亏!”
他软中带硬,既表明了不怕事的立场,又强硬地点出了“情分”和“规矩”,给了对方一个台阶。
程老二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看看周围越聚越多的人群和远处走过来的市管会人员,又看看曹山林那毫不畏惧、甚至带着点狠厉的眼神,最终咬了咬牙,恶狠狠地撂下一句:“行!曹山林!你狠!俺们走着瞧!”
说完,灰溜溜地带着两个侄子,挤开人群走了。
曹山林看着他们消失的背影,暗暗松了口气,后背也出了一层细汗。
他知道,这事还没完,程家未必会甘心。
但至少眼下这一关过去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群见没打起来,也渐渐散了,但看曹山林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和佩服。
这知青,不仅打猎厉害,嘴皮子也挺利索,胆子还不小!
曹山林平复了一下心情,不再耽搁,迅速把剩下的零碎肉便宜处理了。
然后,揣着总共五十多块的“巨款”,他开始采购。
先去了粮店,用钱和粮票买了二十斤玉米面,十斤高粱米,又咬牙买了五斤比较金白的面粉。
去供销社打了三斤豆油,称了二斤粗盐,买了一包火柴,两块肥皂。
想了想,又走到卖布的柜台。
布票他手里不多,但扯一身女人穿的普通棉布还是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看着柜台上那些色彩单调的布匹——藏蓝的、军绿的、灰的、格子的。
最终,他指着一匹颜色稍鲜亮些的枣红色带小白花的棉布,对售货员说:“同志,给俺扯一身这个布。
”
售货员是个胖胖的大婶,看了他一眼,一边量布一边搭话:“哟,小伙子,给对象扯布啊?这花色挺俊。
”
曹山林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有点发暖。
买完这些,他又看到有卖农具和杂物的,想起那破院子,又买了一把新斧头,一把锯子,几根大铁钉,还有一把新锁头。
自行车上渐渐堆满了东西,曹山林骑着沉甸甸的破车,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这些都是过日子的根本。
回到棒子沟屯的时候,已是下午。
屯子里的人看到他自行车上满满当当的东西,又是一阵议论和眼热。
倪丽珍一直提心吊胆地等着,看到他平安回来,还买了这么多东西,又是欢喜又是心疼钱。
尤其是看到那匹红底白花的布时,她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手捏着衣角,嗫嚅着:“咋…咋买这老些…这得花多少钱…这布太鲜亮了…俺…”
“过日子该用的。
”曹山林打断她,把东西往院里搬,“以后咱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
他修理了那扇快要散架的院门,换上了新锁头,“咔嚓”一声锁上时,仿佛也锁住了一份新的开始。
晚上,曹山林就着倪丽珍熬的玉米碴子粥,啃着贴饼子,就在院子里,借着月光,开始用新买的斧头和锯子修理那些坍塌的篱笆。
倪丽珍在一旁默默帮着扶木头,递工具。
清冷的月光洒在院子里,斧头砍削木头的“梆梆”声和锯子拉动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竟显出几分难得的宁静与温馨。
曹山林一边干活,一边在心里盘算:今天收入五十多,买东西花了将近二十,还剩下三十多。
修房子、置办家当、还有倪家那边肯定少不了的一大笔彩礼…远远不够。
他再次抬起头,目光越过低矮的院墙,投向远处在月光下呈现出墨黑色轮廓的连绵山峦。
下一次,他必须进更深的老林子,去找更值钱的宝贝。
危险?
程家的麻烦?
这些都阻挡不了他。
为了这个在月光下默默帮他扶着木头、偶尔偷偷看他一眼的女人,他必须更快地站稳脚跟,积累起足够的资本。
山,就在那里。
喜欢知青拒绝回城:赶山打猎娶俏寡妇请大家收藏:()知青拒绝回城:赶山打猎娶俏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