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人和儿子(1/3)
沈墨白吃完面,没有丝毫耽搁,便端着空碗和那只铝锅,轻手轻脚地走到水池边,拧开水龙头,默默地清洗起来。
他的动作麻利而安静,只有细微的水流声和碗碟轻碰的声响,仿佛生怕打扰了里屋正在为他忙碌的老人。
老人铺好床,拍打着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走出来时,正看到沈墨白在昏黄灯光下擦拭灶台的背影。
他愣了一下,随即脸上褶皱舒展开,低声道:“是个好孩子……”
他没有上前打扰,而是慢慢地走到堂屋,在那张被他磨得油光发亮的旧藤编摇椅上坐了下来。
那只黄色的母狗亦步亦趋地跟过来,安静地卧在他的脚边,脑袋温顺地搁在爪子上。
老人习惯性地开着电视,戏曲频道还在播放,但他似乎并没认真看,目光有些空茫地望着门口。
或许,在他心里,是盼着这个时候,身边能有个小辈陪着说说话吧。
沈墨白将厨房收拾妥当,走出来,在老人旁边的一张竹椅上轻轻坐下。
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弥漫。
对于在末日挣扎了五十年,早已习惯了用力量和警惕代替言语的沈墨白而言,这种和平年代寻常的、与长辈的共处,反而让他有些无措。
他的目光落在老人脚边那只安详的母狗身上,找了个话头,声音比平时缓和许多:“它刚生过小狗?”
老人闻言,低头看了看脚边的伙伴,眼里多了些温情:“嗯,生了六个。
有两个,被隔壁村的老李头要走了。
还有四只,”他轻轻叹了口气,“有一只格外弱气,吃奶都抢不过,搞不好啊……就活不了了。
”声音里带着一丝对生命脆弱的无奈和习以为常。
沈墨白沉默着,不知该如何接话。
安慰吗?在注定到来的毁灭面前,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
他仿佛能听到时间流逝的滴答声,在这温馨的表象下,尖锐地倒数着。
“您也早点休息。
”沈墨白最终只是干巴巴地说了一句,像是立下了一个无言的承诺,又像是为了打破这令他窒息的尴尬,“我……去睡了。
明天还要早起赶路。
”
“哎,好,好。
”老人连连点头,“去吧去吧,开了一天车,累坏了,好好睡一觉。
”
沈墨白不再多言,起身走进了那间刚刚收拾出来的客房。
房间比他预想的要整洁得多,空气中只有淡淡的、阳光晒过被褥的味道,家具表面也只有一层几乎感觉不到的浮尘,显然,老人那句“积灰了”是过谦之词,他恐怕是时常打扫着这间空房,仿佛一直在等待着某个不期而归的亲人。
床铺虽然陈旧,却干净平整。
他反手关上门,按下开关,灯光熄灭,房间瞬间被黑暗吞没。
他没有多做思考,直接和衣躺下,闭上眼睛,强迫自己迅速进入睡眠。
末世养成的习惯,让他能像开关机器一样控制自己的休息。
堂屋里,老人又独自坐了一会儿,或许是怕电视的声音吵到已经歇下的客人,他伸出手,摸索着关掉了电视。
咿呀的戏曲声戛然而止,整个小楼彻底陷入一片寂静。
只有老人起身时,藤椅发出的“吱呀”声,和他略显踉跄的脚步声。
他慢慢地走到大门边,仔细地将客厅的大门关好。
那只母狗也跟着他,在他脚边转了一圈,然后熟练地从门缝钻了出去,想必是回到它那窝幼崽身边去了。
老人这才缓缓走回自己的卧室,轻轻掩上了房门。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这栋乡间小楼,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最后一个平静的港湾,沉睡着,对即将席卷而来的命运,一无所知。
沈墨白醒来时,窗外的天光已是麻灰色。
他看了一眼手机,2029年12月30日,上午7点过8分。
冬天的这个时辰,天色才刚刚苏醒。
对于习惯了在末日黎明前就必须保持绝对警惕的他来说,这几乎算是睡过头了,或许是重生的灵魂与这具身体尚未完全同步。
他走出客房,发现老人早已起床。
堂屋的门开着,外面小院的水泥地上放着一张矮桌,桌上摆着两副碗筷,一锅冒着微弱热气的白米稀饭,一碟自家泡的萝卜,还有两个开了封的豆腐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