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拆迁公告与童年泳池(1/3)
下午四点半,社区图书馆的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鸣,像只趴在天花板上打盹的老苍蝇,将靠窗的阅览区照得亮堂通透。
李越坐在服务台后,指尖无意识划过鼠标滚轮,屏幕上是他追了半个月的修仙网文——此刻正写到主角跌落万丈山崖,好巧不巧砸进“升仙池”,反手就捡了个逆天传承的桥段。
他嗤笑一声,抬手揉了揉眉心,额角一道极淡的疤痕若隐若现。
那是二十年前在部队执行侦察任务时留下的印记,当年子弹擦着头皮飞过,他硬是凭着侦察兵的本能滚进壕沟,如今这道疤跟着他从硝烟弥漫的军营转业到书香满溢的图书馆,一晃已是十六年。
38岁的李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上是洗得发白的藏青色工作服,眼角爬着几缕细微纹路,却不显沧桑,反倒透着股历经世事的沉稳,像书架上那些被岁月磨平棱角的旧书,内敛而有分量——当然,前提是他不张口吐槽。
“这作者能不能有点新意?”他对着屏幕小声逼逼,声音压得极低,怕惊扰到不远处埋首读报的老太太。
老太太耳背,却唯独对“噪音”敏感,上次有个小孩掉了支铅笔,她硬是瞪了人家十分钟。
“动不动就山崖、秘境、升仙池,能不能接地气点?设在社区超市的泳池里不行吗?好歹泡完澡还能顺手买瓶冰红茶,加两块钱再拿包小鱼干,不比在荒山野岭喝带泥沙的泉水强?”
吐槽归吐槽,手指却很诚实地往下翻了一页。
作为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员,李越的工作不算繁忙,无非是整理图书、登记借阅、解答读者咨询,剩下的时间大多用来填补自己的阅读瘾。
从经典名着到网络小说,他来者不拒,尤其对修仙、重生这类题材情有独钟——只是看得多了,难免对那些千篇一律的套路感到审美疲劳,恨不得自己动笔写一本“超市泳池修仙记”,主角渡劫前还得先扫个码付游泳费。
“李老师,麻烦帮我找一下《三体》第三部,上次借的第二部看完了。
”一个戴眼镜的中学生背着书包走过来,校服领口还沾着点墨水渍,眼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语气透着少年人特有的礼貌。
“科幻类第三排书架,D区12号位置。
”李越头也不抬地报出方位,语气熟稔得像是报自己家的门牌,“记得看完及时还,还有三个同学排队预约呢,再晚就得等下个月了——你要是逾期不还,我可就得用侦察兵的手段找上门了啊。
”他半开玩笑地扬了扬下巴,中学生被逗得咧嘴笑,连连点头道谢,转身时差点撞到书架。
中学生离开后,图书馆又恢复了宁静。
窗外的梧桐树叶被晚风拂得“沙沙”作响,阳光透过叶缝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枝叶晃动缓缓流淌,像极了老电影里的镜头。
李越关掉网文页面,点开电脑里的图书管理系统,开始核对今天的借阅记录。
他的动作有条不紊,指尖敲击键盘的节奏均匀,带着军人特有的严谨——哪怕是整理图书这种琐碎的工作,也做得一丝不苟,书架上的书籍永远按分类排列得整整齐齐,借书卡上的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连标签贴得都跟用尺子量过似的。
手机在口袋里轻轻震动了一下,是日历的提醒——明天就是他38岁生日。
李越瞥了一眼屏幕,嘴角扯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人到中年,未婚无子,父母早已过世,身边除了几个退伍后仍有联系的老战友,便只剩这座图书馆和满架子的书作伴。
说不孤单是假的,但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平静的生活,或者说,是刻意选择了这样的生活。
退伍那年,他才22岁,带着一身伤病和一枚三等功勋章,拒绝了部队安排的安保领导岗位,执意来到这个离家不远的社区图书馆。
身边的人都不理解,觉得他傻——放着年薪二十万的工作不要,偏要守着一个月薪四千五的清水衙门。
只有李越自己知道,在枪林弹雨里摸爬滚打了四年,他厌倦了厮杀和争斗,只想找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