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拆迁公告与童年泳池(2/3)
静的地方,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最好能远离“突发状况”,安安心心当个“图书宅男”。
图书馆的工作确实符合他的期待。
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用应付勾心斗角,没有突发的危险任务,每天和书打交道,看着读者们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他心里就觉得踏实。
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想起部队里的日子——想起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想起训练场上的汗水和硝烟,想起执行任务时的生死一线,心中难免会泛起一丝波澜,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颗石子,荡开圈圈涟漪。
五点半,下班时间一到,李越准时关掉电脑,锁好服务台的抽屉,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
外套是纯棉的,款式简单,已经穿了三年,袖口有些磨损,却依旧干净整洁,没有一丝褶皱——这是侦察兵的习惯,哪怕是一件旧外套,也要保持整洁。
他走出图书馆,用钥匙锁好大门,转身融入了傍晚的人流中。
社区里很热闹,下班回家的上班族步履匆匆,放学归来的学生三五成群地打闹,遛弯的老人牵着宠物慢悠悠走着,跳广场舞的大妈已经在小广场上放起了震耳欲聋的音乐,交织成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画卷。
李越沿着人行道慢慢走着,脚步不急不缓,目光随意地扫过路边的店铺和广告牌——便利店的灯光亮得刺眼,水果店门口堆着新鲜的瓜果,散发着甜香,五金店的老板正坐在门口抽烟,和邻居闲聊着家常,话题无非是“哪家的菜便宜”“谁家的孙子考上大学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走到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交界处时,一块红色的拆迁公告牌吸引了他的注意。
公告牌立在一棵老槐树下,木质的杆子已经有些腐朽,上面用醒目的黑体字写着“老城区改造拆迁通知”,下方附着拆迁范围示意图和补偿标准,纸张边缘被风吹得卷了起来,沾着些灰尘,活像个没穿好衣服的老头。
李越停下脚步,凑近看了看,目光在示意图上缓缓扫过,当“东风里片区”这几个字映入眼帘时,他的脚步骤然顿住。
东风里,那是他童年长大的地方。
二十多年前,东风里还是一片低矮的平房,青瓦白墙,错落有致。
邻里之间关系和睦,夏天傍晚,大人们搬着小马扎在院子里聊天,摇着蒲扇驱赶蚊虫,孩子们则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笑声能传到老远。
而在东风里片区的尽头,有一个废弃的露天泳池,那是李越童年最难忘的乐园——同时,也是老人们口中“藏着东西”的禁地。
那泳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后来因为设施老化、水质变差,渐渐没人去了,可真正让它彻底废弃的,是一个流传甚广的志怪传闻。
李越小时候常听巷口的张奶奶说,泳池刚废弃那几年,有个调皮的小孩偷偷溜进去游泳,结果在池中央突然被什么东西拽了下去,等大人发现时,孩子已经没了气息,身上没有任何伤口,只是脸色苍白得吓人。
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敢靠近泳池,老人们都说,泳池里住着“水猴子”,专抓小孩的魂魄,还有人说,曾在半夜看到泳池里泛起绿光,隐约能听到女人的哭声。
当然,这些传闻在当年的李越看来,纯属大人用来吓唬小孩的谎话。
泳池不大,长约二十米,宽十米,池壁是用水泥砌的,边缘已经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碎石,池底长满了厚厚的青苔,常年积满雨水和落叶,水面上偶尔漂浮着几只死去的飞虫。
但对小时候的李越和小伙伴们来说,这里却是一个充满探险乐趣的“秘密基地”。
他们经常瞒着大人,跑到泳池边玩耍。
夏天的时候,他们会脱下鞋子,在浅水区蹚水摸鱼,虽然大多时候只能摸到几只虾米,却依旧玩得不亦乐乎;秋天的时候,他们会捡些树枝,在池边“打仗”,树叶落在头上肩上,也浑然不觉;冬天的时候,泳池结冰了,他们就小心翼翼地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