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3)
因此,包括朱棣在内的诸位皇子,从未动过与长兄朱标争夺太子之位的念头。
这根本毫无胜算!
除非朱标突然离世,他们或许才有一线机会。
但朱标会暴毙吗?
绝无可能!
说句大不敬的话,即便父皇驾崩,朱标也绝不会有事。
想通这点后,朱棣便将道衍的言论当作无稽之谈。
幸好道衍懂得分寸,只在私下交谈时提及。
若被父皇安插的锦衣卫听去,即便贵为藩王,也难逃责罚!
想到道衍无法推算大明国运,朱棣不禁笑道:
本王还以为你真能通天彻地,算尽古今未来。
现在看来,你这卜算之术也不过尔尔,只能算人,算不了国运!
道衍确有过人之处,朱棣心知肚明。
其卜算之术向来精准,往日朱棣也视若神技。
但见识过燕长倾的定量推演法,算出大明国祚仅两三百年后,便觉得道衍的本事不过如此。
道衍何等聪慧?其才智在洪武、永乐年间堪称翘楚。
甚至胜过刘基、李善长!
原历史中,他辅佐朱棣奉天靖难成功,生前善终,死后更以文臣之身独享太庙配祀。
这般成就,刘基、李善长皆未能及。
【莫非今日有人为燕王推算过大明国运?】
【且结果令燕王深信不疑?】
【故而特意召我入府?】
仅凭朱棣玩笑般的话语,道衍便猜出端倪。
他双手合十,眼中闪过兴味:
看来今日有人为殿下推算国运了。
不知是何方高人,又得出何等结论?
寻常人自不敢过问此等天机。
道衍向来毫不掩饰地怂恿燕王朱棣谋夺皇位,如今再多一桩窥测大明国运之事,对他来说不过是虱子多了不痒。
朱棣今日召他前来,本就有意告知此事。
道衍自然无所顾忌,直截了当地问了出来。
......
朱棣叹息道:今日有人推算大明国运,说短则两百年,长则三百年,而后覆灭。
他抬眼看向道衍,却发现对方神色如常,毫无惊讶之色。
你竟不觉得意外?朱棣诧异道。
道衍淡然道:贫僧虽不敢轻易推算,却并非不能。
闲暇时也曾测算过,大明国运约有三百年之数。
不过更详细的推演,就要以性命为代价了。
他心中明白,一旦道破王朝覆灭缘由,无论天机反噬还是君王猜忌,都难逃一死。
因此即便有此能耐,也从不显露。
如今既有他人道破天机,道衍反倒轻松许多。
他饶有兴致地问道:不知是哪位高人竟有如此胆识?贫僧倒想与之切磋一二。
他急于在对方遭受天机反噬前与其沟通,试图掌握其推演之术以提升自身能力。
若能融合这门技艺,或许能让本就精湛的卜算造诣更上层楼,达到诸葛武侯等先贤的境界。
届时再推演大明国运,便不必以性命为代价。
此人并非占卜大家。
朱棣先是否认,随即想起燕长倾的算学博士身份,改口道:确切说,他是算学领域的专家,而非占卜之术的宗师。
接着详细讲述了燕长倾运用定量推演法,通过数学计算预言皇室俸禄制度将在两三百年后拖垮大明财政的过程,包括太子朱标提出的削减宗亲俸禄方案。
道衍听闻后心神剧震,手中佛珠急速转动。
【竟有如此推演天机之法?!】他内心翻涌,【此法清晰直白,且不受天机反噬,仅凭数理推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