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3)
以宗室制度为例。
陛下少时亲历亲人饿死,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深知饥寒之苦。
故而制定宗室俸禄之制,使朱家子孙自出生便享厚禄。
隔壁暗室中,朱元璋闻言眯起眼睛,往事历历在目。
那些年他屡次濒临饿死,全凭一口气硬撑过来。
后来为求温饱投奔义军,历经百战方有今日。
“陛下心底的念头,说来实在简单质朴。
”
“他不过是不愿后世子孙再像他当年那般饥肠辘辘,食不果腹。
”
“尝过饿肚子的滋味,便总想着让儿孙们都能吃上安稳饭。
”
“这便是陛下以庄稼汉的心思,定下大明宗室俸禄制度的初衷。
”
燕长倾温润的嗓音里,将朱元璋早年的艰辛与如今推己及人的温情都道尽了。
太子朱标轻声叹息。
他知晓父皇早年不易,可这些苦楚在其登基后,仿佛都烟消云散了。
当真消散了吗?!
不曾!
只是被九五之尊的威仪掩盖了罢。
但掩盖了,不代表那些苦难就不存在。
相反,在天子光环映照下,往昔的苦难反倒愈发锥心刺骨!
“儿臣辜负了父皇苦心......”
周王朱橚眼眶发红。
往日听的都是旁人颂扬父皇的威仪,却少有人提及早年的困顿。
倒似父皇生来便是锦衣玉食的天下共主!
可事实恰恰相反——父皇的幼年,比谁都过得艰难。
比起父皇经受的苦难,他们如今的日子何其幸福!
纵使父皇管教严厉,可自他们出生起,从未让他们真正饿过一顿饭,受过一回冻。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皆默然垂首,心绪翻涌。
楚王朱桢、齐王朱榑更是喉头哽咽,胸口堵得发闷。
暗室中的朱元璋仰面闭目,似要藏住此刻的脆弱。
良久,他才重新睁眼,将万般心绪尽数敛入眼底。
“倒是懂朕......”
朱元璋望着窥孔那端赤袍翻飞的燕长倾,低声呢喃。
这人竟将他制定宗室俸禄时的心思,说得分毫不差!
他给子孙厚禄,就是怕他们再尝自己当年的饥寒之苦。
他是真被饿怕了,冻怕了,才绝不许子孙再受这等罪!
燕长倾静默片刻,待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诸位皇子平复情绪后,才继续道:
因陛下早年经历,故制定了给予皇室宗亲丰厚岁禄的制度。
但身为天子,陛下深知汉唐藩王之祸,故又严格限制诸王及后亲权力。
诸位殿下虽封王爵,却无实封之地;后亲虽享俸禄,却不得任职。
此皆陛下以天子身份权衡后所定。
因此,在【农夫】与【天子】双重身份的考量下,才形成了现行的宗亲俸禄制度。
若要制定令陛下满意的新制,需满足三点:
其一,让【农夫】朱元璋看到子孙温饱无忧;
其二,让【天子】朱元璋确信宗亲不会威胁皇权;
其三,确保未来朝廷俸禄负担不致过重。
三者兼备,必得陛下首肯!
燕长倾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充满笃定。
台下众皇子听完这番剖析,顿觉豁然开朗。
原本摸不透圣意的他们,此刻终于窥见了父皇的心思。
这种通过人生经历揣摩人心,洞悉对方所思所想的,令人酣畅淋漓。
尤其当对象是向来让他们捉摸不透的父皇时,这份畅快更显珍贵。
毕竟在朱元璋面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