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血咒血不洗尘(2/3)
但店主后来悄悄告诉人:“他买烟时,嘴里一直在哼一首童谣……是我们这儿几十年没人唱过的葬婴曲。
”
风声越来越紧。
陈德昌终于坐不住了。
他派人送去一封信,约陈砚之在祠堂谈判。
信末写道:“只要你离开,过往一笔勾销。
”
陈砚之看完,笑了。
他拿起剪刀,剪下一缕头发,夹在信里退回。
附言只有一句:
“我的命,是她们给的。
你要我还,就得拿命来换。
”
那天晚上,祠堂的铜铃,第一次响了。
清越悠长,穿透整个山谷。
老辈人说,这铃一响,便是陈家有人该死了。
2.骨语夜谈
陈德昌病倒了。
不是急症,也不是中毒,而是整个人像被抽了魂。
他躺在床上,眼窝深陷,嘴唇发紫,说话断断续续,总重复一句话:“井……井不能开……开了她们就出来了……”
医生查不出病因,只说可能是精神衰弱。
可护工说,每到午夜,老爷子就会突然坐起,对着空气磕头,嘴里念叨:“我不该听您父亲的话……我不该动手……可我是为了陈家啊!”
村中谣言四起。
有人说,这是陈家历代冤魂索命来了;也有人说,陈砚之根本不是人,他是那些死婴的“容器”,借他的身体回来复仇。
而真正让人心慌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
村西李寡妇家的女儿,八岁,一向乖巧。
某天夜里突然梦游,拿着菜刀走到祠堂门前,一刀一刀劈向大门,嘴里喊着:“开门!我要回家!”
她父母拉她回来,发现她后颈有一串暗红色印记,排列成一个小铃铛的形状。
经辨认,那图案,与百年前陈家祭祀用的法器一模一样。
更骇人的是,小女孩醒来后完全失忆,但从此再也不怕黑了——她说,夜里总有姐姐陪她睡觉,虽然看不见脸,但能听见她在唱歌。
那首歌,正是《禁典录》中记载的“招魂谣”。
警方再次调查陈砚之,却发现他生活规律,言语温和,甚至主动配合录口供。
他对所有指控一概否认,只说:“我只是想找回属于我家的东西。
”
但他越是平静,人们越觉得可怕。
尤其是当他提出要重修族谱、重启祠堂祭祀时,陈德昌终于忍不住,在病床上咆哮:“不准!你不是陈家人!你是灾星!”
这句话传出去后,当天夜里,陈德昌的病房停电了。
护士巡房时发现,老人全身僵硬,双手死死抓着床单,眼球凸出,脸上写满极致的恐惧。
而在他胸口,赫然放着一朵干枯的白色小花——那是当地葬礼上才用的“冥铃花”,象征亡魂归来。
没人知道这花是怎么出现的。
门窗紧闭,监控无异常。
唯一可疑的是,走廊尽头的摄像头,在那一刻拍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穿着旧式女童裙,赤脚行走,手里提着铃。
画面定格瞬间,铃声隐约可闻。
警方不得不重视起来。
他们重新挖掘赵五的案底,意外发现他曾参与多年前一起非法堕胎事件——地点,正是陈家老宅的地窖。
顺藤摸瓜,更多线索浮出水面。
原来,几十年来,陈德昌一直暗中操控家族事务,凡是怀疑可能打破血咒的女性族人——尤其是怀孕且预产期接近三十岁的——都会被诱骗至地窖,强制终止妊娠。
更有甚者,胎儿取出后竟被用于某种神秘仪式,埋于祖坟特定方位,以“镇压怨气”。
而这一切的理论依据,竟来自《禁典录》中被撕去的一页。
警方申请搜查令,准备强攻陈家地窖。
可就在行动前夜,地窖入口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混凝土倾泻而下,封得严严实实。
工程队说,地质结构没问题,塌方毫无征兆。
与此同时,陈砚之消失了两天。
等他再出现时,手里多了一个陶罐,罐口封着红布,布上绣着七个歪扭的小字:“姐姐们饿了。
”
他将陶罐放在祠堂门口,说:“这是我从井底捞上来的。
里面装的是……她们的最后一餐。
”
没人敢打开。
但当晚,罐子自己裂了。
一股腥臭弥漫开来,飞出一群黑色甲虫,每只背上都有细小的铃纹。
它们扑向陈德昌家的方向,钻进了墙壁缝隙。
第二天,陈德昌的儿子——那个已下葬半年的人——尸体竟从坟中爬了出来。
准确地说,是半具尸体。
它倚着墓碑坐着,面部腐烂,但嘴唇微动,像是在说话。
法医靠近检查,发现它喉咙里卡着一张纸条,上面用血写着:
“你说过,只要我替你做掉那个丫头,就能让我儿子当族长。
”
“现在呢?”
笔迹属于赵五。
而“那个丫头”,正是陈砚之的母亲。
当年,她怀着他时年仅二十八岁,即将突破血咒年龄限制。
陈德昌恐生变故,便指使赵五设计让她流产。
但她拼死逃走,最终在山中诞下陈砚之,产后失血过多而亡。
赵五以为自己立了功,谁知陈德昌翻脸不认账,反而怕他知道太多,将其灭口。
如今,死人开口,真相昭然。
舆论哗然。
媒体蜂拥而至,报道标题赫然写着:《百年血咒现世?豪门家族惊现轮回复仇》《地下黑产堕胎链牵出百年邪术》《死者归来控诉,谁在掩盖真相?》
陈德昌被紧急送往医院,精神彻底崩溃。
他不停尖叫:“别过来!婉卿!你饶了我吧!我只是执行家规!是老太爷下的令啊!”
警方顺着他的话追查,终于找到了陈家真正的秘密档案室——藏在祖坟下方,需通过一口古井进入。
井壁刻满符文,底部有一扇铁门。
门后,是一间密室。
密室中央,摆放着七具婴儿骸骨,排列成环形,每具头骨上都钉着一根银针,针尾连着铜线,通向一面古老的铜镜。
镜子背面,刻着八个大字:
“血养魂阵,逆天改命。
”
这就是当年陈九渊未完成的“血魂阵”。
而维持此阵运转的关键,是持续献祭陈家血脉中的“破咒者”——即那些有可能活过三十岁的后代。
陈砚之,正是最新目标。
也是最后一个。
因为根据测算,若他能在三十岁生日前完成“还愿”,血咒将彻底逆转,施咒者的后代将尽数灭亡。
反之,若他失败,则陈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