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号。
伦敦那边的仿冒品...他看向刚刚进门的阿铁,查清楚来源了吗?
阿铁递过文件夹,页角还带着码头特有的咸腥气:利物浦那家大洋贸易公司是个空壳,注册地址是间破办公室。
但货运单据显示货源从暹罗转口,集装箱号与上月我们在槟城港失踪的那批蓖麻油货柜对得上。
这是那艘海龙号最近三个月的航线和船员名单。
陈东眼神一凛,快速翻阅着文件:新加坡李经理那边最近有什么异常?和生行的股东最近有没有变动?
正要报告。
阿铁压低声音,和生行的二股东上个月秘密收购了一家小型胶水厂,就在裕廊工业区。
厂里最近来了三个德国工程师,据说是胶粘剂专家。
还有,李经理的助理上周突然辞职,现在在一家新成立的贸易公司任职,那家公司也做粘鼠胶生意。
一切都有了解释。
陈东冷笑,指节在钢制办公桌上敲出沉闷的响声:给戴维斯发急电,请他动用在伦敦的关系,帮我们在英国专利局走加急注册程序。
再联系纽约的麦考密克律所,我要在最短时间内拿到美国的专利申请号。
告诉他们,费用不是问题,速度才是关键。
夜幕降临时,陈东独自留在办公室。
他转动黄铜密码盘打开保险箱,取出最原始的配方笔记——那还是用铅笔写在糙纸上的第一版配方,纸页上还留着当时试验失败的咖啡渍和几个激动的计算式。
系统界面在眼前亮起,商币余额又增长了,但他现在更需要现实世界的法律保护。
他注意到系统商城里的国际专利加速服务需要500商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兑换。
三天后,当新加坡那家仿冒厂正在扩建生产线、准备大干一场时,香港专利局的加急受理通知书已经通过电报传到陈东手中。
他立即让刘律师将受理编号加印在所有出口包装上,鲜明的HKPatentNo.字样成为最有效的防伪标识。
同时,戴维斯从伦敦发来电报:已收到英国专利局受理回执,正在加快审查流程。
另,利物浦仿冒商已收到律师函,同意立即停止生产并赔偿损失。
陈东站在码头,看着新增加的订单被装上货轮。
海风中,他注意到货轮烟囱上新刷的东兴货运标志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嘴角微微扬起。
这一次的危机让他付出了加急费和系统商币的代价,但换来的是更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应对仿冒的快速反应机制。
专利不是盾牌,是武器。
他对身边的刘律师说,同时将刚收到的美国专利受理通知书塞进公文包,下一步要加快德国和法国的申请进度,让欧洲大陆也成为我们的保护区。
喜欢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请大家收藏:()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