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尘封的星尘(2/3)
。
螺旋桨最后露在水面上,转得越来越慢,最终被黑黢黢的海水吞没。
这不是梦。
真实到她能感觉到冰冷的海水灌进喉咙,尝到铁锈混着盐的味道。
林溪坐回电脑前,点开浏览器,在搜索框里敲下“星尘号沉船”。
指尖在键盘上发颤,进度条慢悠悠地爬着,她看向窗外,龙湾市的霓虹透过雨幕晕成模糊的光团,高楼大厦的轮廓在光团里若隐若现,可她总觉得那些亮晶晶的玻璃幕墙后面,藏着见不得光的东西。
就像旧港区,迷宫似的棚户区,墙角堆着发霉的渔网,空气里满是鱼腥和垃圾混合的臭味。
远处的码头锈迹斑斑,几艘破木船歪在浅滩上,船底长着厚厚的青苔,像泡在水里的尸骨。
当时只觉得破败,现在想来,那地方的空气里都飘着股“沉下去”的味道。
“滴”的一声,搜索结果刷了出来。
首页第一条是“龙湾海事档案数字化工程”,标题下附着小字:1930-1940年重大海事事故汇编。
林溪点进去,页面跳转的瞬间,那股铁锈混着海水的腥气好像又飘进了鼻腔。
屏幕上跳出张泛黄的报纸扫描件,边缘卷着毛边,中间有道撕裂的折痕。
头版标题用最粗的黑体字,油墨印得不均匀,有些地方晕开了,却更触目惊心:“远洋巨轮‘星尘号’突遭厄运,龙湾外海沉没,疑全员罹难!”日期栏印着193X年X月X日,具体数字被水渍晕得看不清,只能辨认出是深秋。
林溪的手指悬在触摸板上,半天没敢动。
她深吸口气,逼着自己往下滑。
报道的文字挤得很密,半文半白的调子读起来拗口:“……据环太平洋联合体(PRC)海事部门及龙湾共和国海岸警卫队联合调查报告初步结论,‘星尘号’邮轮于本月X日夜间,航行至龙湾共和国外海XX海域时,突遇百年罕见之超强风暴。
海况异常复杂,浪高逾十丈,船体受创过重,于两小时内迅速沉没……搜救船只三日后抵达现场,仅捞获少量漂浮物,未见幸存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小时……”,林溪低声重复着。
那么大的邮轮,就算遇风暴,也不该沉得这么快。
她之前鉴定过不少海事旧物,知道三十年代的远洋邮轮为抗风浪,船身钢板厚得能挡炮弹,怎么会“迅速沉没”?
报道下面附了张黑白照片,分辨率很低,只能看出模糊轮廓:巨大的海浪像座移动的黑墙,把邮轮死死压在底下,船尾翘得老高,烟囱已经歪了,甲板上几个小黑点在动,大概是没来得及逃的乘客。
即使隔着近百年时光,照片里的绝望都快溢出来。
林溪放大照片想看清船身细节,可像素太低,只能看到片模糊的灰色。
她退出照片,继续往下翻,找到附录里的遇难者名单。
密密麻麻的名字排了三页,大多是英文名,中间夹着几个中文名。
她的目光飞快扫过,心脏越跳越快。
在第二页中间,她看到了“陆廷舟”三个字挤在“乘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