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更能体现长官的恩威。
”
王宝昌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
枪毙逃兵是惯例,但张阳的话确实有点道理,而且人抓回来了,面子上也过得去。
他挥挥手:
“妈的,算你小子命大!看在张排副给你求情的份上,老子饶你一条狗命!滚回班里去!下次再跑,老子把你脑袋拧下来!”
老王千恩万谢地退下了。
王宝昌这才对张阳露出点笑脸:
“行啊,张阳,会办事。
不光把人抓回来了,还让他死心塌地。
有点意思。
”
这件事不知怎么的,后来传到了团长耳朵里,又辗转报告给了师长陈洪范。
陈洪范正为部队日益严重的逃役问题头疼不已,听说手下有个副排长不仅追回了逃兵,还处理得如此“恩威并施”,既维护了军纪又收了人心,大感兴趣。
几天后,师部的嘉奖令和委任状就到了连里:
擢升张阳为第三排少尉排长,月饷增至八块银元!原排长调任他职。
王宝昌拍着张阳的肩膀,语气复杂:
“小子,可以啊!直接师长点名提拔!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老哥我!”
张阳立正敬礼:
“全靠连长栽培!”
他心里明白,这是陈洪范在树立一个“体恤下属又严守军纪”的典型,用来安抚躁动不安的军心。
升任排长后,张阳的担子更重了。
他管辖着三个班,三十号人。
很快,连队奉命移防到了岷江边的五通桥,负责协助税警看守当地重要的盐场。
站在新的排宿舍里,看着手下三十张陌生的、带着敬畏和观望表情的脸孔(原班的弟兄被打散分到各排,陈小豆和李拴柱仍跟着他,也升了班长),张阳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需要学习的,不再是如何带头冲锋,而是如何管理这三十个人的吃喝拉撒睡,如何组织操练,如何布防哨位——这一切,对他这个前世的小职员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
喜欢穿越抗日1937请大家收藏:()穿越抗日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