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出路与抉择(2/3)
混沌的思绪!是啊!是牢笼!一个用清规戒律铸就的、名为“修行”的牢笼!她被困在里面,挣扎、嘶吼、撞得头破血流,却始终找不到出口!
她的沉默和剧烈的反应,慧明师太都看在眼里。
住持的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为师罚你抄经,罚你劳作,非是苛责,实是希望你能借此磨砺心性,寻得一丝静气。
然,强扭之瓜不甜,逆水行舟难进。
你心不在此,强留无益,徒增彼此烦恼,亦是对佛祖的不敬。
”慧明师太的声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玉笋,妙莲庵,或许并非你的道场。
这青灯古佛之路,亦非你命中注定的归途。
”
玉笋的心跳得飞快,血液在血管里奔涌。
师父的话,如同惊雷,在她耳边炸响,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让她浑身发颤的……诱惑?她抬起头,看着师父平静无波的脸,声音干涩而颤抖:
“师父……您的意思是……”
慧明师太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了玉笋,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她缓缓开口,吐出的字句却让玉笋如遭雷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师,许你还俗。
”
轰!
还俗!
这两个字,如同天籁,又如同魔咒,瞬间在玉笋的脑海里炸开!她日思夜想、却连提都不敢提的两个字!此刻,竟然从她最敬畏的师父口中说了出来!以一种近乎“恩赐”的方式!
巨大的震惊和难以置信席卷了她!她呆呆地看着慧明师太,嘴巴微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泪水再次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但这一次,不再是委屈和恐惧,而是一种复杂的、难以言喻的酸胀感。
“师……师父……”玉笋的声音哽咽了。
“莫急,”慧明师太抬手,止住了她的话头,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起来,“还俗非是儿戏,亦非逃避惩罚的退路。
红尘万丈,五浊恶世,其艰难险阻,远胜这庵堂清冷百倍。
世态炎凉,人心险恶,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皆是寻常。
你需明白,一旦还俗,你便不再是佛门弟子玉笋师太,而是俗世中的苏玉兰。
妙莲庵不会再是你的庇护,清规戒律亦不再束缚于你,但同样,庵堂的一粥一饭,也不再供养于你。
你需得靠自己的双手,在万丈红尘中挣命。
”
慧明师太的话语,如同一盆冰水,浇在玉笋因“还俗”二字而滚烫的心头。
那描绘出的图景——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世态炎凉——瞬间将她拉回冰冷的现实。
是啊,还俗了,然后呢?她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除了念经啥也不会(还念不好)的大龄女子,能做什么?去给人帮佣?看人脸色?还是流落街头?
巨大的迷茫和恐惧再次袭来。
刚才那一瞬间的狂喜,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冰冷的沙砾。
慧明师太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继续说道:“为师给你三日时间。
这三日,庵内斋饭照旧供你。
你需仔细思量,是愿在这清规戒律下继续‘熬’下去,虽清苦,却有一方屋檐遮风挡雨;还是愿踏入那未知的红尘,去搏一个你心中真正向往的、却可能遍体鳞伤的未来?三日后,告诉为师你的决定。
”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供桌上那个馒头,又落在玉笋依旧沾着泪痕和泥污的脸上,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至于这供品……今日之事,为师权当未曾发生。
但佛前失仪,终需了结。
这三日,你除了思量去留,还需将《金刚经》与《心经》各抄录一百遍。
非为惩罚,只为静心。
抄经之时,好好想想,何为‘戒’,何为‘定’,何为‘慧’,何为……‘放下’。
”
说完,慧明师太不再停留,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出了斋堂。
褐色的袈裟消失在门口的光影里,留下玉笋一人,独自面对着供桌上那无声的诱惑和……足以改变她一生的抉择。
斋堂内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玉笋粗重的呼吸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