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出路与抉择(3/3)
心跳声在耳边轰鸣。
还俗?
留下?
两个选择,如同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她眼前铺开,迷雾重重,荆棘密布。
她看着那个雪白的馒头。
饥饿感依旧存在,但此刻,它似乎不再具有那种毁灭性的魔力。
慧明师太的话,像一剂猛药,强行将她从欲望的泥沼中拔了出来,逼她直面更残酷、也更真实的生存困境。
她慢慢站起身,双腿因为久跪而有些发麻。
她没有再去碰那个馒头,只是深深地看了它一眼,仿佛在看一个象征——象征着庵堂里虽清苦却安稳的生活,也象征着她那永远也“戒不掉”的、对温饱和美好的本能渴望。
然后,她拖着疲惫不堪、沾满泥污的身体,一步一步,沉重地走出了斋堂。
阳光有些刺眼。
她眯起眼睛,看着妙莲庵熟悉的青瓦灰墙,看着院中那株沧桑的老槐树,看着远处连绵的青山……这一切,在她眼中,似乎都变得有些不同了。
是牢笼?还是……家?
她不知道。
回到寮房,看着桌上厚厚一摞空白的宣纸和那方静心师太早已研好的墨,玉笋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
慧明师太的话还在耳边回响:“抄经不为惩罚,只为静心……好好想想……”
她拿起笔,蘸了墨。
这一次,没有愤怒,没有绝望,只有一种沉重的茫然。
她提笔,在洁白的宣纸上落下: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笔下的《金刚经》字迹,不再像早课时那般虚弱无力,也不像发泄时那般狂躁潦草。
它变得异常工整,甚至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小心翼翼。
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她此刻沉重纷乱的思绪。
寮房的门被轻轻敲响。
玉笋手一抖,一滴墨汁滴落,污了一个字。
她心中一惊,难道是师父反悔了?还是静心师太来催促?
“谁?”她紧张地问。
“师姐,是我,静心。
”门外传来静心师太平静的声音。
玉笋松了口气,又有些莫名的失落。
“进来吧。
”
静心师太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碗清水和一个……干净的白面馒头!不是供桌上那个,而是斋堂里给普通弟子吃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住持吩咐,让我给你送些水和吃食。
”静心师太将托盘放在桌上,目光扫过玉笋哭花的脸和沾满泥污的僧衣,眼神复杂,但最终什么也没问。
她看到了玉笋正在抄写的经文,那工整的字迹让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多谢师妹。
”玉笋低声道,声音有些沙哑。
静心师太点点头,放下东西,转身欲走。
走到门口,她似乎犹豫了一下,又停住脚步,没有回头,只是低声说了一句:“师姐,住持……她心里是有你的。
”说完,便快步离开了。
寮房里再次只剩下玉笋一人。
她看着那碗清水和那个普通的馒头,又看看静心师太离开的背影,再看看桌上那滴墨污和工整的经文……鼻子又是一酸。
她拿起那个馒头,这一次,没有犹豫,没有羞耻。
她小口小口地吃着,温软的麦香在口中弥漫,抚慰着饥饿的肠胃,也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
泪水无声地滑落,滴进碗里的清水中。
一边是安稳却如同牢笼的庵堂,一边是自由却充满未知险恶的红尘。
一边是“戒不掉”的煎熬,一边是“活下去”的挑战。
一边是熟悉的青灯古佛,一边是向往的万丈红尘。
三日。
她只有三日时间,去做出一个足以改变一生的抉择。
她吃着馒头,抄着经文,泪水无声流淌。
窗外,夕阳西下,将妙莲庵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隔壁青云观那沉稳的钟声,再次悠扬地响起,穿透暮色,落入玉笋耳中,仿佛也带着某种宿命的回音。
喜欢贫尼戒不掉请大家收藏:()贫尼戒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