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御前请藩语惊天(2/3)
殿内众人静静听着,觉得这倒是人之常情。
朱高晟话锋一转,继续道:“母后仙去,儿臣忽觉世间繁华,皆如过眼云烟。
留在京师,见物思人,徒增伤悲。
且两位兄长皆贤能,能为父皇分忧解难,儿臣愚钝,于国于家无望,留在宫中,亦是徒耗钱粮,惹人厌烦。
”
朱棣的眉头微微皱起,预感到这小子接下来没什么好话。
解缙、金忠等人也交换了一下眼神,觉得四皇子这话说得太过颓丧和自我贬低。
朱高煦则嘴角露出一丝不屑,觉得老四果然还是那般没出息。
只听朱高晟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大声道:“故此,儿臣恳请父皇,恩准儿臣即刻就藩!儿臣愿为大明镇守边陲,不求封地富庶,只求一清净之地,了此残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藩?”朱棣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提这个。
皇子就藩是祖制,倒不稀奇,稀奇的是在这个时间点,以这种方式提出来。
“你想去哪里?”
朱高晟抬起头,目光“殷切”地看着朱棣:“儿臣听闻,直沽(天津卫旧称)之地,濒临渤海,盐碱荒芜,人烟稀少。
儿臣愿往此地!请父皇将直沽赐为儿臣封地!”
“直沽?”朱高煦差点笑出声来。
那地方现在就是个小小的卫所,穷得叮当响,除了晒盐和一片芦苇荡,要啥没啥。
老四果然是傻的!
朱棣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直沽?那里确实贫瘠。
但这小子为什么要主动选这么个破地方?以退为进?不像。
他看起来是真的心灰意冷。
然而,朱高晟接下来的话,才真正让整个乾清宫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父皇!”朱高晟仿佛豁出去了,声音更大,带着一种近乎荒唐的理直气壮:“儿臣既已无心政事,只求逍遥度日,还请父皇成全!儿臣听闻海外有仙山,蓬莱有珍宝,儿臣欲打造巨舰,探寻海外,以娱晚年!故此,请父皇拨付儿臣……嗯……护卫三千!银钱百万两!以供儿臣……造船、享乐之用!”
“噗——”正在喝茶压惊的解缙直接失态,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剧烈地咳嗽。
金忠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朱高煦先是目瞪口呆,随即脸上露出了极度嘲讽和幸灾乐祸的表情。
疯了!老四绝对是悲伤过度疯了!
三千护卫?!这远超亲王规制(明初亲王护卫标准编制三护卫,约万余人,但经过建文削藩和靖难,永乐初期对亲王护卫数量极为敏感和严格控制,三千精兵已是一股极强力量)!百万两白银?!这几乎是当时朝廷岁入的十分之一!(此处为艺术夸张,突出戏剧效果)
这哪里是就藩?这简直是公开的、赤裸裸的勒索和挑衅!这分明是拥兵自重、索要巨资,其心可诛!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朱棣身上。
朱棣的脸色,已经从最初的诧异,变成了惊疑,继而是一片深沉的、看不到底的阴沉。
他放在龙案上的手,手指微微蜷缩了起来。
乾清宫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的压力让解缙和金忠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几乎已经预见到下一刻,陛下将会如何的雷霆震怒!四皇子殿下,恐怕要大祸临头了!
朱高煦已经准备好欣赏老四被严厉斥责甚至圈禁的场面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棣并没有立刻发作。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跪在下面的朱高晟。
那双深邃的眼睛,锐利得仿佛要剥开朱高晟的皮囊,直窥他内心的真正想法。
他看到的是一个悲痛欲绝、似乎神智都有些不清醒的儿子,用一种近乎自毁的方式,提出荒诞不经的要求。
是真的心灰意冷,只想躲到穷乡僻壤去花钱买醉,麻痹自己?还是……一种极其高明的、以退为进的伪装?
朱棣想起了徐皇后,想起了她生前对这个儿子的维护和那些“无意”间的点拨。
这个儿子,真的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吗?
直沽……那片盐碱地,他要了有什么用?三千护卫,百万银钱……数目巨大得离谱,更像是一个悲伤过度之人的胡言乱语。
沉默了足足有十几息的时间,那沉默几乎要让解缙等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