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咱老李是那种打小报告的人吗?(3/3)
上门庭若市,难道阿耶真的一无所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没有直接回答“怎么处置”,而是将问题抛了回去,点明李渊对一切心知肚明。
李渊冷哼一声,没有否认,只是盯着他:“朕是知道。
朕现在问的是你!你把他推到前面,让他上蹿下跳,捞足了好处,也把骂名和把柄都攥实了。
现在,你想如何?借朕的刀,替你除了这尾大不掉的老狐狸?还是觉得,朕该为你这太子的‘英明布局’拍手叫好?”
这话已是挑得极其明白,直指李建成利用裴寂、又准备过河拆桥的算计。
李建成沉默片刻,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自嘲,也带着几分坦诚:“阿耶,若儿臣说,儿臣从未真心视裴寂为肱骨栋梁,与他虚与委蛇,不过是为了让他和他背后的势力,暂时稳住朝堂,不至于在二郎出征、国朝用兵之际,闹出更大的乱子,您信吗?”
他顿了顿,迎着李渊锐利的目光,继续道:“至于处置……儿臣确实没想过要他的命。
他为大唐立过功,又是阿耶的旧友。
儿臣只希望,待北边战事平定,大局稳定之后,裴寂他能……体面地荣归故里,安享晚年。
他如今捞取的,足够他几代衣食无忧了,况且能捞下钱也是他的本事。
”
这番话,半真半假。
真的是他确实没想杀裴寂,假的是他并非全然为了“稳定朝堂”,更多是为了自己后续的计划铺垫。
但他此刻的表情和语气,却带着一种不愿同流合污、又顾念旧情的无奈,显得格外真诚。
李渊久久地盯着他,似乎在判断他这番话里有几分真心。
殿内只剩下李家父子三人,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连一旁原本咋咋呼呼的李元吉都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屏住了呼吸,不敢乱动。
半晌,李渊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建成,你长大了,心思也深了。
”
这话听不出是赞许还是警告。
“但你记住,”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肃,“帝王之术,在于平衡,在于掌控。
你想用裴寂,可以。
你想除掉他,也可以。
但这一切,必须在你掌控之内!”
李建成心中凛然,知道这是李渊在点醒他,也是在警告他。
他躬身道:“儿臣晓得。
”
“晓得?”
李渊哼了一声,重新坐回椅中,显得有些意兴阑珊,“罢了,裴寂的事,就如你所言那样去办吧,你那份名单,看着用,虽说他们这些人没什么实用,但与他们交好也没什么坏处,朕回头让弘文馆为你选几个真正有才干的,至于你……”
他目光复杂地看了李建成一眼:“把你那些心思,多用些在正道上。
日后的朝堂终究还是要交到你的手里,凭借着这些阴谋诡计终究是无法让人信服的,当皇帝,就是要当的堂堂正正!莫说别人,就说二郎,待你继位当如何处置?”
得,又是一个坑……李建成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告诉李渊,他打算等李世民这次回来就退位让贤,估计他前脚说出这话,后脚李渊手中的天子剑就能劈他狗头上。
“二郎是儿臣的同胞兄弟,儿臣自然信得过他,包括三胡亦是如此,先前几日,在东宫时儿臣便说过,我们兄弟三人,乃是一母同胞,骨肉至亲……待日后儿臣继位,定让二郎继续统兵,为我国朝征战四方,至于三胡嘛……那就封他个极致闲王,世袭往复,定让他这一脉极尽荣华。
”
李建成一番话说的极为真情,没看咱们的李元吉小朋友此刻都已经热泪盈眶了嘛!
李渊闻言点了点头:“你能这般想,朕心甚慰。
”
“但是,你可曾想过,二郎并非只他一人,在他的身后,那群骄兵悍将,文臣谋士,他们会怎么想?”
“阿耶,其实说起来这件事还真得怪您,您说说您,既然生出了我,为何又要生一个文才武略兼备的二郎呢?”
“混账东西!说的这是什么话!”
“阿耶,放宽心,到了那个时候,儿臣自然有法子压制他们。
”
“呵~”李渊冷笑一声:“压制?你如何压制?就凭借着你在岭南收服的那几个加起来都不足两万人的部落?”
岭南!老李头竟然真的派人去了岭南!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倘若老李头不让人去走上一遭,那才是真正的不正常了。
好在他在回来时就已经做了交代,李渊知道的,也仅仅是他想让其知道的,超越这个时代千年的见识,四海商会,四十万奉他为仙师的山民,十万獠兵,还有八千神机营,这些才是他无所畏惧的底牌!
李渊看着李建成那瞬间僵硬又迅速强作镇定、最后化为尴尬摸鼻子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他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嘲弄:“怎么?没话说了?就凭那点人手,你想压制二郎麾下如狼似虎的天策府?建成,你是不是在外面野了六年,把脑子也野糊涂了?”
喜欢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请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