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一颗系外行星。(2/3)
周期变得相同。
”我尽量用直观的方式描述,“就像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对着地球一样。
比邻星b有极大的可能,已经被比邻星潮汐锁定了。
这意味着,它的一面永远是白天,正对着恒星,承受着永恒的阳光照射;而另一面,则是永恒的黑夜,陷入极寒的黑暗之中。
”
全息图像根据我的描述,模拟出了比邻星b的状态,一颗一半明亮一半黑暗的星球,在极近的轨道上缓缓同步转动。
“永恒的白昼和永恒的黑夜……”傅莹想象着那幅景象,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那……在明暗交界的地方,会不会有一个区域,温度比较适宜?就像黎明或黄昏永远定格在那里?”
“理论上是这样。
”我赞赏她的想象力,“我们称之为‘晨昏圈’(TerminatorZone)。
那里可能是整个星球环境最温和的地方,温度既不像永昼面那样酷热,也不像永夜面那样严寒。
如果比邻星b上真的存在液态水,或者甚至……有适应了这种极端环境的生命形态,晨昏圈是最有可能的区域。
”
傅老沉吟道:“这种环境,对大气环流、气候模式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
永恒日面的高温会使大气向永夜面流动,而永夜面的低温又会使大气下沉回流……会形成极其强烈的全球性风系。
”
“是的,博文。
模拟显示,如果它还有足够厚度的大气层,那里的风暴可能超乎想象。
”我补充道,“但前提是,它得保住自己的大气。
正如我刚才所说,比邻星频繁的耀斑和强烈的恒星风,会持续不断地轰击和侵蚀行星的大气层。
尤其是像比邻星b这样距离恒星极近、且可能没有全球性强磁场的行星,其大气被剥离的速度可能非常快。
”
“磁场……”傅老若有所思,“地球的磁场是保护我们免受太阳风伤害的关键盾牌。
”
“Exactly!”我点头,“行星的全球性磁场能够偏转带电粒子流,就像给星球撑起一把保护伞。
目前我们对比邻星b是否拥有这样的强磁场还一无所知。
这是决定它是否‘宜居’的关键未知数之一。
”
我们的讨论让这颗尚未谋面的星球,在想象中变得更加立体和复杂。
它可能是一个被潮汐锁定的世界,一面是永恒的炼狱火海,一面是永恒的冰封地狱,只有在狭窄的晨昏圈才有一线生机,同时还要时刻承受来自暴躁恒星的致命辐射轰击。
这样一个世界,真的会如一些天文学家所期待的那样,孕育出生命吗?
“星槎,设定轨道,环绕比邻星b。
让我们近距离看看这个可能承载着人类最深切好奇的世界。
”傅老下达了指令。
飞船轻盈地转向,朝着那颗在全息图上闪烁的微光点驶去。
暗红色的比邻星在身后逐渐变大,它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在如此近的距离上,依然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
星空背景中,另外两颗异常明亮的星星引起了傅莹的注意。
“爷爷,陈叔叔,你们看!那边那两颗星好亮!是……是南门二的另外两颗吗?”她指着窗外。
我和傅老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
在比邻星暗红光芒的映衬下,那两颗星显得格外璀璨,像一对钻石耳环,镶嵌在黑色的天鹅绒上。
“没错,莹莹眼力真好。
”傅老笑着说,“那就是半人马座α星A和B,它们是一个紧密的双星系统,彼此绕转。
而我们的比邻星,则在距离它们相对较远(约0.21光年)的轨道上,绕着这个双星系统的共同质心运转。
从我们这里看过去,它们只是两颗非常亮的星,但实际上,每一颗都和我们太阳类似,是比比邻星大得多、亮得多的G型和K型恒星。
”
我补充道:“如果此刻我们站在比邻星b的表面,看到的天空景象将非常奇特。
比邻星会像一个巨大的、暗红色的‘太阳’,悬挂在天空,大小看起来会比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大得多,但因为暗红,可能不会觉得刺眼。
而半人马座αAB双星,则会作为夜空中最明亮的‘双月’或者说是两颗异常明亮的星辰出现,为永恒的黑夜面提供一些光明。
当然,在永昼面,由于比邻星的光芒,可能就不那么容易看到它们了。
”
傅莹出神地望着那对遥远的“太阳”,想象着异星天空的奇景。
随着“星槎”的接近,比邻星b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它不再是一个光点,而是一个呈现出模糊细节的球体。
和地球一样的岩石星球,大小也相仿,质量约为地球的1.27倍。
但它的颜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它看起来……好暗淡。
”傅莹有些失望地说。
的确,眼前的星球并非想象中的蓝色水世界,也不是火星那样的锈红色,而是一种泛着灰褐色的、近乎单调的色彩。
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水体反光,也缺乏活跃的地质活动迹象,云层似乎也很稀薄,整体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星槎,启动多光谱扫描和大气成分分析。
”傅老命令道。
数据流开始在我们面前滚动。
结果很快出来了,印证了我们的初步观感。
“表面平均温度,永昼面估计超过100摄氏度,永夜面可能低于零下100度。
晨昏圈区域温度在冰点上下波动。
”我读着数据,“大气压力极低,不到地球海平面气压的百分之一,主要成分是……氩气、氮气残余,还有少量二氧化碳,但氧气和水汽的含量微乎其微。
没有检测到全球性磁场的显着信号。
”
我的声音低沉下去。
这些数据描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