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星际日记第一篇。(2/3)
”。
整个视野被星光照亮,甚至能看清不同恒星细微的颜色差异——炽热的蓝白色、温和的黄色、步入老年的橘红色……它们不再平等,而是呈现出清晰的层次和距离感,近的仿佛触手可及,远的则融汇成一条模糊的光带——那是我们所在的猎户座旋臂的一部分,是我们即将深入探索的“近邻”。
这种景象带来的不是美感,而是一种近乎恐惧的敬畏。
你突然深刻地理解到,地球,连同它上面的一切,包括你自己,在这幅图景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偶然和脆弱。
那些困扰人类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在这冰冷的、按物理定律永恒运行的宇宙尺度下,轻得如同尘埃。
“感觉如何,智林?”傅老的声音温和地响起,打破了那令人窒息的寂静,也把我从哲学性的眩晕中拉回现实。
我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干涩,一时竟组织不起有效的语言。
“我……傅老,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太超越我的认知了。
”我最终有些颓然地承认。
在绝对的宇宙奇观面前,博士学位赋予我的知识体系显得如此单薄。
傅老理解地点点头,目光依旧望着窗外:“第一次总是这样。
人类的大脑,是为了适应地球表面环境而演化的。
这里的尺度、这里的物理规则,本身就超出了我们感官的舒适区。
敬畏,是应有的第一反应。
记住这种感觉,智林,它是我们保持谦卑,并不断探索的动力。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博文这时回过头,眼睛亮晶晶的,没有我们成年人的那种复杂情绪,只有纯粹的好奇和兴奋:“陈叔叔!你看那边!那颗红色的星星好大!比我们从地球上看太阳还要大!”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那是一颗红巨星,确实占据了不小的视角。
我努力用科学的语气解释:“博文,那是因为我们离它相对较近,它本身也处于演化的晚期,体积膨胀得非常大。
”
“哦……”博文似懂非懂,又指向另一片模糊的光雾,“那一片亮亮的云是什么?是吗?”
傅老笑了起来,那笑声在寂静的船舱里显得格外温暖:“那是M42,猎户座大星云,小博文。
一个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里面正在诞生着很多新的恒星。
可以说是宇宙的‘托儿所’,不是,但确实很漂亮,我们以后会靠近去看看。
”
“恒星托儿所?”博文的小脑袋瓜努力理解着这个宏大的概念,“就像妈妈生小宝宝一样吗?”
“很棒的比喻!”我忍不住赞叹孩子的想象力,“可以这么说。
在那里,引力和压力会让气体和尘埃聚集,最终点燃核聚变,一颗新的恒星就诞生了。
”
就在这时,傅老轻轻调整了飞船的朝向,或者说,是舷窗的观测模式。
他示意我们注意太阳的方向。
我望过去。
太阳,我们生命能量的源泉,太阳系的绝对中心,此刻看去,只是一颗稍微明亮些的普通恒星。
它不再刺眼,不再具有君临天下的威严,只是安静地待在远方,光芒稳定而温和。
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涌上心头——是依恋,是疏离,还有一丝淡淡的乡愁。
我们真的走出来了,从一个围绕它旋转的“土着”,变成了眺望它的“漫游者”。
傅老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是在为我们进行一场无声仪式的解说:“回头看,才能更好地理解出发的意义。
地球文明,就像一粒被偶然播撒在太阳这颗恒星光芒下的种子,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