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星际日记第一篇。(3/3)
发芽、生长。
我们所有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都建立在这个脆弱的蓝点上。
而现在,我们这粒种子孕育出的智慧,终于有能力离开摇篮,亲自来打量这片孕育了我们的、无垠的黑暗森林了。
”
他顿了顿,指向窗外无垠的星海:“前方,是猎户座旋臂的更深处,是更多未知的星云、星团、可能存在的奇异天体,甚至……是其他生命的迹象。
我们将不再是透过望远镜模糊地猜测,而是亲身去经历,去验证。
”
“我们会遇到外星人吗?像电影里那样?”博文迫不及待地问,既期待又有点紧张。
“宇宙如此广?,概率上,生命乃至智慧生命的存在几乎是必然的。
”我接过话,试图用理性的分析平复内心的波澜,“但它们的形态、它们的文明形式,可能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
或许我们第一个接触的,不是碳基生命,而是硅基生命,甚至是纯能量形态。
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冒险和收获。
”
傅老赞许地看了我一眼:“智林说得对。
保持开放的心态,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
宇宙的美,往往伴随着极端的危险。
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黑洞的引力陷阱……这些都是我们在漫游中需要谨慎规避的。
我们的飞船虽然先进,但在宇宙的自然伟力面前,依然渺小。
”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三人就静静地待在观测舱。
我拿出这本日志本,开始记录这些最初的、混乱的思绪。
小博文看累了,蜷缩在舒适的座椅里睡着了,嘴角还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意,或许正梦着在恒星托儿所里玩耍。
傅老则像一尊守护神,始终望着前方,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亿万光年的距离,看到我们此行的终点,或是……更远的地方。
我记录下初入深空的震撼——那是一种混合了渺小感、恐惧感、好奇心和终极美感的复杂冲击。
它击碎了我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最后一丝傲慢,重塑了我对“存在”的理解。
我记录下对未知的敬畏——这未知,不仅是门外还有什么天体、什么现象,更是对物理定律边疆的探索,对生命形式可能性的思考,对宇宙终极命运的窥探。
这份敬畏,不是退缩,而是一种清醒的认知,是驱动我们小心前行的燃料。
窗外的星辰缓慢移动着,不是星星在动,而是我们的飞船在动。
这种运动几乎是无法感知的,只有通过长时间对比背景恒星的位置,才能隐约察觉到我们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滑向银河的更深处。
笔尖终于落下,写下这些文字。
我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这本星际日记,将会记录下更多难以想象的奇观,更多颠覆认知的发现,或许还有无法预料的挑战与危险。
但此刻,内心除了震撼与敬畏,还有一种逐渐升腾起来的、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期待。
我们是何其幸运的一代人,能够以肉身之躯,亲历这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银河漫游。
我将竭尽所能,用我有限的文字,记录下这段非凡的旅程,不仅为了科学存档,更为了将这份对宇宙的敬畏之心,传递给可能读到这些文字的人们。
愿你们,也能透过这些笨拙的描述,感受到那份来自深空的、冰冷的、却又能点燃灵魂深处火焰的——震撼与敬畏。
我们,正在路上。
目标——猎户座旋臂深处。
(日志记录暂停,时间标记:离开地球第37小时,主观时间感已开始模糊。
)
喜欢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请大家收藏:()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