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巴纳德环的焰火。(3/3)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或许更长,时间感再次模糊),我们彷佛巡游在一个无边无际的、动态的艺术馆里。
傅老操控飞船,沿着巴纳德环的弧形结构缓缓飞行,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欣赏这宇宙奇观。
我们近距离掠过一个小的、刚刚形成的疏散星团。
十几颗年轻的蓝色恒星像钻石碎屑般嵌在红色的云气背景中,它们发出的强烈星风将周围的气体吹出一个个泡泡状的空腔。
“这些恒星,可能就是在巴纳德环形成的冲击波压缩下诞生的。
”我指给博文看,“看,它们就像从焰火的余烬中迸发出的新火星。
”
博文看得目不转睛:“它们好亮好蓝啊!像蓝宝石!”
傅老点点头:“不错的观察,博文。
蓝色意味着它们非常年轻、非常热,燃烧得很快。
它们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照亮了孕育它们的星云。
”
在另一处,我们看到两股不同颜色和密度的气流相互碰撞,交界处产生了复杂的湍流和明亮的激波前沿,彷佛两条发光的巨龙在宇宙中缠斗。
“能量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傅老轻声说,“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戏剧。
引力让物质聚集,辐射和粒子流又将其吹散。
正是在这种永恒的角力中,新的结构得以产生。
”
我们甚至观察到一处被怀疑是“博克球状体”的暗云——一个小而致密的黑暗星云,在背後发光电离氢的映衬下,像一个不祥的剪影。
傅老解释说,那里面可能正在孕育着未来的恒星,是宇宙“托儿所”里还未破壳的蛋。
这场漫长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巡游,最终在飞船调整航向,准备切入环的内侧,直扑更核心的猎户座大星云时达到高潮。
傅老将飞船暂时悬停,让我们最後回望一眼巴纳德环的全景。
此刻,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环,而是一个将我们半包围起来的、无比巨大的发光穹顶。
我们彷佛置身於一个宇宙级的大教堂内部,穹顶上绘满了流动的、闪耀的创世画卷。
那份静默的壮丽,比任何剧烈的闪光都更摄人心魄。
“记住这一刻,孩子们。
”傅老的声音低沉而庄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美丽的景色,更是宇宙创造力的直接显现。
恒星在此生灭,元素在此锻造。
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可能源自於这样一片古老的星云。
可以说,我们正在瞻仰我们遥远的‘故乡’。
”
博文安静了下来,小脸上露出了超越年龄的沉思表情。
而我,陈智林,再次感到那种熟悉的震撼与敬畏,但这一次,更多了一份归属感。
我们并非宇宙的异乡客,我们是星辰之子,是这宏大循环的一部分。
飞船开始加速,将巴纳德环这片绚烂的“焰火”遗留在身後,但它的光芒,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视网膜和记忆深处。
前方,猎户座大星云那更加浓密、更加混沌的核心地带,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那将是另一个故事,另一章传奇。
但这一章,关於巴纳德环的焰火,将永远是我星际日记中最浓墨重彩、最动人心魄的一页。
它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我:宇宙,并非死寂的坟场,而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诞生与毁灭的、史诗般的剧场。
(日志记录完成。
下一站:猎户座大星云,恒星的摇篮。
喜欢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请大家收藏:()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