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暗流与曙光(1/3)
县政府的常委会议室,空气里弥漫着暴雨过后的潮湿与一种无形的紧张。
关于“北洼子”棚户区改造的专题汇报会正在进行。
李鸣风站在投影幕布前,幕布上是“北洼子”触目惊心的照片:坍塌的房屋废墟、泥泞不堪的巷道、居民绝望的眼神,以及王德顺老两口躺在病床上的特写。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冰冷的事实和沉重的责任:
“……各位领导,这就是‘北洼子’的现状!一场暴雨,就差点夺走两条人命!这不是孤例,而是悬在三百多户居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产权混乱、房屋危旧、基础设施缺失,每一次极端天气都是对生命的威胁!改造‘北洼子’,不是锦上添花的政绩,而是刻不容缓的救命工程!是对历史欠账的偿还,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起码的负责!”
他详细汇报了工作组初步方案的核心内容:联合确权、分类补偿安置、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强调向上争取和市场化运作的捆绑开发模式、妥善过渡安置。
他特别强调了坚持原则、阳光操作的重要性,尤其点明了对“钉子户”依法处理和对开发商严格监管的态度。
“李鸣风同志,”郑卫国听完汇报,第一个开口。
他的脸色依旧凝重,但眼神中少了几分之前的疑虑,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决断,“你讲得很好,很透彻。
事实胜于雄辩,‘北洼子’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县委县政府,责无旁贷!”
他环视在座的常委:“王德顺家的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再拖下去,就是犯罪!我完全同意鸣风同志提出的方案思路!县政府全力支持‘北洼子’改造项目!”
郑卫国的话,掷地有声,为整个项目定下了基调!这无疑是对李鸣风最大的支持,也是对他前期工作的肯定。
他紧接着做出具体部署: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由他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李鸣风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
统筹协调“北洼子”改造所有重大事项。
资金保障:县财政优先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工作组运转、危房应急排险以及像王德顺家这样的特困户救助。
同时,由他亲自带队,李鸣风配合,立即跑市里、跑省里,全力争取上级棚改专项资金和城市更新补助。
政策支持:要求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法院等部门成立联合专班,进驻“北洼子”,特事特办,全力配合确权工作,在法律框架内寻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优路径。
稳定托底:公安部门加强“北洼子”及周边治安巡逻,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对任何企图借机制造事端、阻挠改造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
郑卫国的表态和部署,条理清晰,力度空前,彻底扫清了项目推进在县级层面的最大障碍!李鸣风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他看向郑卫国,目光交汇间,传递着一种共同面对挑战的默契。
常委会结束,李鸣风刚回到街道办,还没来得及消化会议成果,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进来的是赵德海,脸上带着一种刻意讨好的笑容,身后跟着一个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中年男人。
“李书记,忙着呢?”赵德海热情地介绍,“这位就是宏远地产的杨宏远杨总!杨总听说我们街道要启动‘北洼子’棚改这么大的民生工程,非常关心,特意过来拜访您!”
杨宏远约莫五十岁上下,保养得宜,脸上带着温和儒雅的笑容,主动伸出手:“李书记,久仰大名!您在开发区的大手笔,在县里可是传为美谈啊!年轻有为,佩服佩服!”
李鸣风心中警铃大作,但面上不动声色,与杨宏远握了握手,客气但疏离:“杨总过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