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暗流与曙光(2/3)
请坐。
”他目光扫过赵德海,后者眼神闪烁,不敢直视。
“李书记快人快语,我也就不绕弯子了。
”杨宏远坐下,姿态放松,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北洼子’改造,利国利民,功在千秋!我们宏远地产作为榆林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一直心系家乡发展,也想为父老乡亲尽一份绵薄之力。
”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诚恳:“宏远在旧城改造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实力。
我们愿意积极参与‘北洼子’项目!李书记放心,我们绝对会按照政府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安置房建设!而且,”他话锋一转,抛出了诱人的条件,“考虑到项目资金压力大,宏远愿意带资入场,前期垫付一部分安置房建设资金和过渡费用!帮政府分担压力,也让老百姓早日看到希望!”
带资入场!这无疑戳中了当前最大的痛点——资金短缺!杨宏远精准地抓住了李鸣风最迫切的需求,姿态放得极低,条件开得极为诱人。
赵德海在一旁帮腔:“是啊,李书记!杨总一片赤诚!宏远的实力您也清楚,由他们来干,进度和质量肯定有保证!还能缓解咱们的资金压力,一举多得啊!”
李鸣风心中冷笑。
杨宏远这招以退为进,玩得漂亮!表面上是雪中送炭,实则想牢牢把控住项目的核心——安置房建设。
一旦让他介入,后续捆绑开发周边地块的主动权就完全落在他手里了!而且,他所谓的“带资”,背后必然伴随着更高的回报要求和不为人知的附加条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关键的是,陈芳掌握的那张纸条,还有张大爷的证词,都指向杨宏远在背后收买“钉子户”制造阻力!现在他摇身一变,成了“热心公益”的慈善家?这变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杨总热心公益,支持家乡建设,这份心意,我代表街道表示感谢。
”李鸣风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不过,‘北洼子’改造项目,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郑县长已经明确指示,必须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所有环节都要依法依规,阳光操作。
”
他直视着杨宏远,目光清澈而锐利:“关于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我们欢迎所有有实力、有信誉、认同我们改造理念的企业参与竞争。
后续,我们会严格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和棚改相关政策,制定详细的招标方案和准入门槛,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到时候,欢迎宏远地产积极参与!”
李鸣风的话,滴水不漏,既肯定了杨宏远的“心意”,又用“公开招标”、“依法依规”这堵无形的墙,将他试图私下运作、获取特殊地位的路彻底堵死!
杨宏远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但瞬间又恢复如常,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他哈哈一笑:“李书记原则性强,令人佩服!公开招标好!公平竞争嘛!宏远一定积极参与,凭实力说话!”他站起身,仿佛不经意地说道:“对了,李书记,听说您在小泉镇时,处理青山村的事情,手腕相当了得。
我们宏远在小泉镇也有些小项目,以后还要多向李书记请教啊。
”
这句看似客套的话,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试探和深意。
青山村,正是马文才折戟的地方!杨宏远是在暗示他与马文才的关系,还是在试探李鸣风的态度?
李鸣风仿佛没听出弦外之音,淡然道:“都是职责所在。
杨总客气了。
招标方案出来,街道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赵主任,替我送送杨总。
”
送走杨宏远,赵德海回来,脸上带着一丝讪讪:“李书记,杨总他……”
“赵主任,”李鸣风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