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交付前的烽烟(3/3)
每年摇号一次,中签者获得该车位一年使用权,次年重新摇号,避免少数人长期占据最优资源引发的持续不满。
明确“增量”承诺:由街道牵头,研究利用小区边角地或与周边单位协调,在未来增设地面临时停车位的可能性,给暂时无力租买车位的居民一个希望。
由陈芳牵头,联合社区治理筹备组、工青妇组织,在交房前密集开展“走进新家”开放日、物业政策宣讲会、邻里互助结对、就业技能培训等活动。
李鸣风深知,化解矛盾,光靠街道单方面努力不够,需要来自居民内部的正向力量。
他想到了王德顺一家。
他们是政策受益者,在居民中有一定威信,更是感恩之心最真挚的群体。
他亲自找到王德顺和王强。
“王大爷,王强兄弟,新家马上要入住了,但街坊们对物业费、停车位还有些担忧和意见。
你们是‘北洼子’的老住户,大家信得过你们。
街道想请你们帮个忙,担任咱们新安家园的‘睦邻使者’!”
“睦邻使者?”王德顺有些茫然。
“就是帮着街道和社区,跟街坊邻居们唠唠嗑,解释解释政策,说说咱们新家园的好处,也听听大家的难处和想法,搭个桥!”李鸣风解释道,“特别是物业费政府有补贴这个事,您家是实实在在受益的,您的话,大家更信!”
王德顺和王强对视一眼,眼中燃起光亮。
能为新家园、为帮过自己的李书记和陈委员做点事,他们求之不得!
“中!李书记!这事俺爷俩能干!”王德顺拍着胸脯,“俺们挨家挨户去说!政府给咱盖了这么好的房子,还帮咱省钱,咱得知足,得知恩!”
李鸣风的组合拳迅速打出。
阶梯式补贴政策如同一剂安抚人心的良药,瞬间平息了最激烈的物业费风波。
车位分配的优化方案,虽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至少展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争吵声浪明显降低。
王德顺父子和其他几位热心居民组成的“睦邻使者”队伍开始走家串户,用朴实的语言和自家实例,春风化雨般消融着隔阂与疑虑。
“新家园·心融合”的各项活动也红火开展起来,新社区的人气在交房前就开始凝聚。
然而,暗流并未完全消失。
仍有少数对车位分配耿耿于怀或对物业费长期支出心存忧虑的居民在私下串联。
郑卫国对李鸣风没有完全“压服”而是采取柔性策略虽未再批评,但眼神中依然带着一丝“能否如期万无一失”的审视。
陈芳更是忙得如同旋转的陀螺,协调各方,处理层出不穷的细节问题,神经紧绷到了极点。
交付的日期,一天天临近。
新安家园在夕阳的余晖下,楼宇崭新,静待主人。
楼宇之下,是已经平息却未散尽的烽烟,是已经播种却待成长的信任,是李鸣风在高压下为长治久安奋力铺就的基石。
交付,将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对新社区治理体系和街道执政能力的首次大考。
烽烟暂歇,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重生之问道官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