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盆景下的根基(2/3)
难推进时,王强身上发生的转变,成了社区治理探索中最温暖的一抹亮色。
在社区食堂稳定工作并成为“送餐明星”后,王强不仅找回了自信,更萌生了强烈的回报之心。
他主动找到陈芳:“陈委员,我看咱们小区还有好几个跟我情况差不多的兄弟,腿脚不便或者年龄大了不好找工作。
送餐这活,我能干,他们也能干!能不能……在食堂多设几个点?或者,咱们自己搞个‘便民配送服务队’?”
陈芳惊喜万分!这正是她构想的“内生式”就业帮扶的雏形!她全力支持王强的想法,协调食堂腾出空间,由王强牵头,招募了另外三名有轻度残疾或年龄偏大的回迁居民,成立了“新安家园便民服务小分队”。
小分队不仅承担食堂部分送餐,还拓展了代买米面油、代缴水电费、简单家电维修预约等便民服务,收取少量跑腿费。
李鸣风特批了一笔小额社区创业扶持基金,为王强的小分队购置了两辆带储物箱的电动三轮车,统一标识。
王强成了名副其实的“王队长”,他穿着印有“新安家园便民服务”的马甲,带领队员穿梭在楼宇间,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更成为了小区里最受欢迎的“移动服务站”。
他的故事,被陈芳整理成“新安家园就业互助”典型案例,准备在适当时候展示。
就在合作社方案紧锣密鼓筹备、王强小分队日益壮大之际,郑卫国带着观摩会筹备组再次来到新安家园进行最终验收。
他对焕然一新的硬件设施赞不绝口,但当他走到计划中的观摩路线——社区中心小广场时,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小广场边上,有一处由陈芳和居民议事会自发搭建的简易凉棚,挂着“居民议事角”的牌子。
这里原本是几棵老树下的空地,居民们喜欢在此聚集聊天、下棋。
陈芳觉得这是宝贵的社区交流空间,便简单布置了一下,放了几张石桌石凳,成了非正式的议事和活动场所。
此刻,正有几位老人在下棋,几个孩子在旁边玩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什么?乱糟糟的!”郑卫国指着凉棚,语气严厉,“观摩路线这么重要的节点,搞这么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拆掉!马上拆掉!换上一组造型花坛,要大气,要上档次!”
陈芳急忙解释:“郑县长,这是居民自发形成的活动点,很有生活气息,也是我们社区融合的一个体现……”
“体现什么?体现管理混乱吗?”郑卫国打断她,毫不留情,“生活气息?我要的是能上镜头的‘示范’效果!是整齐划一、赏心悦目的景观!这种自发的、杂乱的东西,立刻清理掉!还有,”他指着不远处王强他们停放的、略显朴素的便民服务三轮车,“那些车,太土气,影响观瞻!观摩会期间,让他们停到后面去,别出现在领导视线里!”
郑卫国的命令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在他眼中,一切可能影响“盆景”完美形象的“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