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真实的分量(1/3)
新安家园社区中心小广场的空气凝固了,李鸣风那句“责任,我来负!”如同惊雷,在郑卫国耳边炸响,也在所有在场的人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郑卫国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手指因愤怒而微微颤抖,指着李鸣风,嘴唇翕动,却一时竟气得说不出话来。
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观摩会如此临近、全县上下严阵以待的关键时刻,李鸣风竟敢为了一个破凉棚、几辆破三轮车,公然违抗他这个县长的命令!这不仅是挑战他的权威,更是将他的政绩、榆林的声誉置于不可控的风险之下!
“好!好!好一个你李鸣风来负!”郑卫国终于从牙缝里挤出冰冷彻骨的声音,眼中怒火喷薄,“我倒要看看,你负不负得起!观摩会要是出了半点纰漏,我唯你是问!”他猛地一甩手,不再看李鸣风,对着身后噤若寒蝉的筹备组成员厉声道:“我们走!其他点,按原计划验收!这里……哼!”他狠狠瞪了一眼那个“碍眼”的凉棚和三轮车,拂袖而去。
临走前那怨毒的一瞥,让陈芳等人心头冰凉。
冲突爆发后的几天,榆林官场的气氛变得极其微妙。
郑卫国对李鸣风采取了彻底的“冷处理”,不再过问新安家园的任何事务,所有关于观摩会的指令直接下达到县直部门或街道办副主任刘强那里。
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压力笼罩在李鸣风和整个榆林街道上空。
所有人都知道,李书记这次是把郑县长彻底得罪死了,观摩会成了李鸣风仕途的“鬼门关”。
省里组织的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现场观摩会,如期而至。
由省住建厅厅长带队,各市分管副市长、建设局长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组成的庞大观摩团,在方文山、郑卫国等榆林县领导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开进新安家园。
郑卫国精心安排的“盆景”效果在前期发挥了作用。
崭新的银杏树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光洁的店招熠熠生辉,装修一新的社区活动中心里,崭新的跑步机上有人在“认真”锻炼,图书室里孩子们在“安静”阅读……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赏心悦目。
郑卫国亲自担任解说,口若悬河,重点介绍硬件投入、工程速度、领导重视,对治理中的探索和困难则巧妙带过或轻描淡写。
他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眼神却不时凌厉地扫过李鸣风的方向。
李鸣风被安排在队伍靠后的位置,几乎成了透明人。
陈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全是汗。
她担忧地看向那个保留了下来的凉棚——此刻被精心整理过,石桌擦得锃亮,上面摆放着棋具和茶水,几位被“邀请”来的老人正襟危坐,显得有些拘谨。
王强和他的便民服务小分队则按要求,将三轮车整齐地停在稍远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队员们穿着统一的新马甲,站得笔直,却显得有些僵硬和失落。
观摩路线按计划进行,眼看就要顺利走完。
郑卫国暗自松了口气,正准备引导队伍离开中心广场,前往下一个点。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发生了!
队伍经过凉棚附近时,一位原本安静坐着的老大爷突然站起身,对着队伍,尤其是省住建厅厅长的方向,大声喊道:“领导!领导!我能不能说句话?”
所有人的脚步都停住了。
郑卫国的脸色瞬间煞白,眼中闪过一丝惊恐。
方文山眉头微皱,但示意安保人员不要阻拦。
张大爷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走到队伍前方,没有看郑卫国,而是对着省厅厅长和方文山,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颤抖:
“领导们!我是‘北洼子’的老住户张有福!政府给我们盖了这么好的新房子,我们打心眼里感激!郑县长刚才说的那些高楼、大树、新家具,我们都看得见,是好!”
他话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