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上任开发区(2/3)
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她的目光锐利,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带着无形的威慑。
李鸣风知道,这位女书记作风硬朗,是方文山特意安排来制衡开发区旧有势力的关键人物,未来可能是重要的盟友。
招商局局长陈志和:吴启明的绝对心腹,掌管着开发区的“钱袋子”入口。
他笑容满面,热情洋溢:“李主任,久仰大名!我们招商局全体同仁热烈欢迎您的到来!一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争取为开发区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然而,他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精明和世故,让李鸣风明白,这份“热情”之下,是根深蒂固的利益网络和对新领导能否带来“实惠”的观望。
其他部门负责人的发言则大同小异,多是礼节性的欢迎和表态支持。
整个见面会,表面一团和气,实则暗流涌动。
李鸣风清晰地感受到,这个班子并非铁板一块,有吴启明的旧部,有被边缘化的技术派,有代表上级监督力量的“空降兵”,还有更多处于观望中的中层。
而横亘在所有人面前的第一个巨大障碍,就是那个烫手的山芋——长兴机械厂。
见面会结束后,李鸣风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提出要去长兴机械厂看看。
这个要求让陪同的杨国栋副主任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李主任,长兴厂那边……情况比较复杂,工人情绪也不太稳定,要不先听听汇报,了解清楚情况再去实地?”杨国栋委婉地劝阻,显然不想让李鸣风过早直面矛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纸上得来终觉浅。
”李鸣风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问题摆在那里,躲是躲不开的。
只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心里有底。
杨主任,麻烦你安排一下,我们现在就去。
不用提前通知厂里领导,直接去车间看看。
”他特意强调了“车间”,而非办公室。
杨国栋无奈,只得安排车辆。
长兴机械厂位于开发区相对边缘的地块,高大的旧厂房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斑驳的墙皮和锈迹斑斑的设备无声诉说着衰败。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铁锈混合的气味。
工人们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看到突然出现的管委会领导车队,眼神中充满了警惕、麻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李鸣风拒绝了厂长引导参观“样板车间”的提议,径直走向人最多、设备最老旧的一个车间。
他看到的是运转不畅的机器、堆积的半成品、角落里抽烟闲聊的工人,以及写在每个人脸上的迷茫和焦虑。
几个大胆的工人围了上来。
“领导,厂子到底还办不办啊?”
“工资都拖欠两个月了,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我们在这干了一辈子,厂子要是没了,我们怎么办?”
七嘴八舌的质问和诉苦,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充满了无助和愤怒。
杨国栋和陈志和脸色有些难看,想上前阻拦工人。
李鸣风摆摆手,示意他们退后。
他走到工人中间,没有摆领导的架子,声音沉稳有力:
“各位师傅,我是新来的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鸣风。
我今天来,不是走过场,就是专门来看真实情况,听大家真实想法的!大家的问题,我都听到了!工资拖欠、工厂前途、个人出路,这都是天大的事!我向大家保证,开发区管委会绝不会不管长兴厂,更不会不管大家!”
他环视着工人们将信将疑的脸:“但是,解决问题需要时间,需要办法!光靠输血维持,厂子活不了,大家也看不到希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