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扫清障碍(3/3)
志和的问题虽然没有杨国栋严重直接,但其在招商工作中思路僵化、任人唯亲、甚至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嫌疑,以及近期在宏远项目上的消极表现,足以让他失去这个关键岗位。
县委组织部迅速介入,宣布陈志和因“工作需要”,调离招商局,平调至县档案局任副局长。
招商局局长的位置,由李鸣风力荐、在长兴厂改革和宏远项目谈判中表现出色、原则性强、且深得李鸣风信任的刘明远兼任!
借杨国栋被审查、陈志和被调离的时机,李鸣风在县委组织部的配合下,对开发区管委会内部几个关键岗位进行了果断调整:国资办主任由一位作风严谨、业务精通、从市审计局交流来的干部接任;财政局副局长(主持工作)由李鸣风在县委办时期就看好的一位年轻、懂经济、有闯劲的干部担任;党工委办公室主任也换成了李鸣风信得过、执行力强的人选。
对于杨国栋、陈志和留下的其他依附者,李鸣风采取了分化策略。
能力尚可、愿意转变立场的,给予机会;死硬分子或问题严重的,或调离核心岗位,或边缘化处理。
短短一周时间,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的权力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盘踞在财政、国资、招商等核心领域的旧势力被彻底清除或边缘化。
杨国栋身陷囹圄,前途未卜;陈志和黯然离场,去了冷衙门。
整个管委会上下,弥漫着一种敬畏与振奋交织的气氛。
所有人都明白,开发区,彻底进入了“李鸣风时代”!
站在焕然一新的办公室窗前,李鸣风俯瞰着窗外正在清场准备交付宏远集团的长兴厂地块,以及更远处正在规划图纸上逐渐变成现实的产业园区。
夕阳的金辉洒满大地,也落在他沉静而坚毅的脸上。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新任招商局局长(兼副主任)刘明远和新任党工委办公室主任走了进来。
“李书记,宏远项目的土地出让合同和投资协议,最终版已确认无误,请您审阅签字。
对方周总希望下周举行正式的签约仪式。
”刘明远恭敬地递上文件,眼神中充满了钦佩和干劲。
“另外,关于开发区下一阶段重点招商方向和产业布局的细化方案,初稿也出来了,请您过目。
”新任党办主任也递上文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鸣风接过文件,没有立刻翻阅。
他转身,目光扫过这两位如今他麾下最重要的得力干将,又望向窗外那片充满希望的沃土。
“好。
”他声音沉稳,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签约仪式要隆重,要体现我们开发区的决心和效率。
产业布局方案,方向是对的,细节再打磨,要突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
他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拿起笔,在宏远项目的最终协议上,签下了自己力透纸背的名字。
落笔的瞬间,仿佛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权力更迭和改革破局之战,画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
“明远,”李鸣风放下笔,目光灼灼,“长兴厂是过去了。
宏远,是我们的新起点。
但这只是第一步!开发区的蓝图还很大,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让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新的征程,开始了!”
“是!李书记!”刘明远和新任党办主任挺直腰板,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对新局面的期待和信心。
办公室的门轻轻关上。
李鸣风独自一人,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夕阳沉入地平线,开发区的轮廓在暮色中逐渐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
障碍已扫清,棋盘已掌控,未来的蓝图正在他手中徐徐展开。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艘承载着榆林未来希望的巨轮,终于在他的掌舵下,挣脱了所有束缚,即将驶向更广阔的蓝海。
而他,李鸣风,将在这片由他亲手开拓的新山河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更加波澜壮阔的篇章。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重生之问道官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