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谋划发展(1/3)
宏远装备制造集团项目签约仪式的红绸刚刚落下,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便如同注入了一剂强效催化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期。
昔日长兴机械厂破败的厂区被迅速夷平,大型施工机械轰鸣着进驻,宏远集团承诺的首期投资如同滚烫的熔岩,迅速浇筑出现代化厂房的雏形。
整个开发区的主干道上,运输建材的车辆络绎不绝,尘土飞扬中弥漫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机。
李鸣风站在管委会顶楼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片沸腾的土地。
宏远项目落地带来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建设热潮,更是一种强大的信心提振和品牌效应。
招商局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主动上门考察洽谈的企业数量激增,开发区的土地价格也水涨船高。
一切似乎都朝着他规划的方向蓬勃发展。
“李书记,这是上周的招商简报和项目落地进度表。
”新任党工委办公室主任周宇将一份装订精美的文件放在办公桌上,语气干练,“宏远项目一期厂房基础施工已完成70%,预计比原计划提前半个月封顶。
配套的专属物流通道路基已铺设完毕。
另外,宏远引荐的两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也已签署意向书,准备在开发区拿地建厂。
招商方面,上周新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额3.2亿元,其中两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填补了我们在新材料领域的空白。
”
李鸣风拿起简报快速浏览,数据详实,进展喜人。
刘明远主导的招商工作思路清晰,不再像陈志和只盯着“大块头”,而是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科技型企业的培育,这正是李鸣风想要的效果。
“很好。
”李鸣风点点头,目光落在进度表上宏远二期预留地的位置,“刘主任那边,和宏远关于二期投资的初步接触有反馈吗?”
“有的。
”周宇立刻回答,“刘主任昨天刚和宏远周总通了电话。
周总表示,一期建设进展和开发区的服务效率超出预期,集团总部对榆林基地的定位有所提升。
关于二期投资的可能性,他们内部正在积极评估,预计下个月初会给一个初步意向。
周总个人表示非常乐观。
”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宏远很可能将榆林作为其重要的区域制造中心,而非仅仅是消化长兴厂包袱的权宜之计。
李鸣风心中振奋,宏远这头“产业头狼”一旦真正发力,对开发区的带动将是几何级的。
“通知下去,下午三点,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李鸣风放下简报,眼神锐利,“议题:开发区下一阶段产业升级与发展规划。
宏远是引擎,但开发区不能只有宏远一个引擎!我们要趁热打铁,明确未来五年的主攻方向和核心竞争力!”
下午的党工委扩大会议,气氛热烈却也暗藏分歧。
刘明远率先汇报了当前招商形势和宏远项目的良好进展,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掌声。
然而,当话题转向“未来主攻方向”和“核心竞争力”时,争论开始浮现。
经济发展局局长率先发言,基于现有产业基础和数据,提出应重点巩固和提升“装备制造配套产业链”:“李书记,各位同事,宏远的落地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该集中资源,围绕宏远的需求,大力引进和发展上游的精密铸造、高端热处理、关键零部件加工,以及下游的整机组装、检测服务等,打造一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