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团结就是力量(第一部分)(3/3)
同意识社团不断地展开各自的聚化壮大,各个社团内出现了必要的分工与阶级。
意识团外围的意识体负责防御与扩张、探知与觉受、行动与观察;而中层意识群体们负责承上启下的传导信息、储备能量、承担后补与支撑框架结构;最内部的核心意识则负责整个群体发展的决策、调度、平衡与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不同的意识社团依据自身的随机机缘与意识倾向、认知侧重,构造出了最符合自身当下壮大的团体架构与组织结构模块。
这一结构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下、在不同的外在与内在的意识配合度下,表现出多样的随机组合形态。
多样性的随机发展带来丰富的意识类型,不同的意识类型导致不同的意识形态。
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协作与竞争在不同的意识社团间彼此展开各种多样的随机“故事”。
这些随机演绎出来的故事,让整个系统变得鲜活并富有活力。
就好像鱼塘里必须要有几尾鲶鱼一样,极化面的对立带来综合评估上的生机。
意识的社团在不断地自我扩大着:
它一边吸纳志同道合的游离意识体,另一边开始为了自我小团队能持续获利而展开扩张——区域内较庞大的意识团会强行武力拆解与吞噬较小的意识团,接管它们内部全部或一部分的能量与本源意识碎片。
依靠压倒性的力量强行吞噬、转化、合并,成为这一阶段上自我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与策略。
虽然很无脑与鲁莽,但简单而高效。
意识团里的意识体们保留着各自的自我意识,但这些彼此独立的自由意识联盟成一体后,会有一个占据多数或大头儿的意识成为本意识团的主体核心意识。
核心意识形态形成本意识团的价值观与行为基调。
团队内与主体意识不符的意识个体,要不被长期意识频率所浸染而最终同化,要不始终保持沉默、等待时机,悄然地壮大自己的阵营,最终翻盘,自己成为多数、大头儿,成为意识团的主体意识。
个别个性张扬、没有城府的小刺儿头会被群体边缘化,最后被排挤出意识团,并被压榨光其所携带的生命能,最终导致它的意识能量微粒泡壁破碎,能量被其它自我吸收,意识被主体意识备份到核心意识库中,成为群体共同的记忆。
但这不能理解为意识体的灭亡——意识是不灭的,就好像能量守恒一样,只是在不同的形态间相互地被转换着。
意识的内在自我认知也是不灭的,会被妥善地保存到集体意识库中,成为一种存在过的形态被陈列与记忆,保留下去。
所有已经发生过的,都是高概率可能性。
在往复如环、不止不歇的宏观大系统下,高概率事件是会被一再重复的。
这一认知涉及到了宏观系统整体的同时性概念,我们在更晚些的章节里会系统详细地说明。
喜欢虚空法界,细雨着请大家收藏:()虚空法界,细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