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何去何从(1/3)
在痛苦与挣扎中煎熬了几个不眠之夜后,陈平辗转反侧,脑海中反复浮现东澜大学那庄严肃穆的校门与书声琅琅的课堂,但父亲卧病在床的身影与母亲疲惫的叹息更如重锤般敲打着他的心。
他最终做出了那个最为艰难的决定。
他要留下来,留在轰鸣的南江机械厂,用这双虽然年轻却已磨砺出厚厚老茧的手,撑起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
他将那张承载着梦想的东澜大学录取通知书,无比小心地、平整地折好,如同收藏起一颗易碎的珍宝,手指轻抚过纸面,仿佛还能感受到录取时的喜悦余温,珍重地锁进了书桌最底层那个隐秘的抽屉深处。
他在心底对自己,也对那无声的通知书许下承诺:梦想只是暂时存放,并非就此抛弃。
等家里这艘小船驶过这段最湍急的险滩,稳稳当当靠岸了,他一定会再找机会,去奋力追赶那道被现实暂时遮蔽的、属于知识殿堂的璀璨光芒。
时间在担忧与坚持中一天天过去。
在姚婉清医生专业的康复指导和顾小芬那细致入微、风雨无阻的照料下,陈立诚恢复的速度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得多。
姚医生每日严谨的复健计划与顾小芬不辞辛劳的熬药喂食,让陈立诚从最初的虚弱无力中奇迹般站起。
他不仅能自己稳稳当当地走路,甚至还能拄着拐杖,在家门口那条熟悉的小道上慢慢溜达几圈了,脚步虽缓却坚定,每一次迈步都透着重新焕发的生机。
脸上病态的蜡黄早已褪去,透出健康的红润光泽,整个人精神焕发,眼神里重新有了光彩,连说话时中气都足了许多。
连主治医生检查后都欣慰地说,只要再坚持吃药和按计划锻炼一段时间,他就能完全康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了。
“爸,您气色真是好多了!”陈平看着父亲在门口温暖的阳光下缓缓踱步的身影,阳光洒在父亲宽阔的肩头,映出久违的挺拔轮廓,陈平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轻松笑容,那笑容里有欣慰,有释然,也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盼头,嘴角的弧度舒展如春冰初融。
“是啊,多亏了姚医生妙手回春,也多亏了小芬那丫头,跑前跑后,端茶送水,比亲闺女还贴心。
”陈立诚停下脚步,拄着拐杖的手微微用力,望着远处工厂熟悉的轮廓线,话语里充满了感激,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等爸能重新干活了,咱爷俩一块使劲儿,加上你妈在家操持得井井有条,一家人拧成一股绳,这日子,准能一天天好起来!”
母亲戴晓莉正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摘着菜,指尖灵巧地剥去菜叶上的泥点,脸上带着一种久违的、温和而踏实的笑容:“是啊,平儿,眼下是难,可难关它总会过去的。
你爸眼看着一天天硬朗起来了,这比啥都强。
欠的那些债嘛,一家人有手有脚,只要肯干,省吃俭用点,总能慢慢还清。
妈信,好日子,肯定在后头等着咱们呢!你别老把担子都往自己肩上扛,太有负担。
”她的目光柔和地扫过丈夫和儿子,那眼神里充满了对安稳未来的笃定信心,仿佛已看见乌云散尽的晴空。
陈平看着父母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感受着家里那悄然改变的氛围,心头因放弃入学而积压的厚重阴霾,仿佛被这充满生机的阳光驱散了一些,胸腔中那股窒闷感悄然松动。
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