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技术比武大赛(上)(2/3)
的角落里。
他微微抬头,目光穿过晃眼的镁光灯和攒动的人头,在人群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终于,他与远处的顾小芬对上了视线。
顾小芬站在人群边缘,一袭素雅的碎花长裙,在一片工装蓝中显得格外清新。
她看到陈平,悄然对他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指尖在空气里轻盈地点出一个无声的火花,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鼓励的暖意,仿佛在说:“别紧张,你行的。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平心头一暖,仿佛有一股暖流驱散了清晨的微凉。
他轻轻点头回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最后,我要骄傲地说,这次虽然只是我们厂内的竞赛,没有邀请外单位选手,但我们的技术水平,不仅在南江市、在澜海省,乃至在整个东澜国,都是响当当的顶尖水平!这次比武,具有顶级的技术权威性,足以让世界瞩目!”姜峰举起拳头,声音激昂高亢,充满了自豪与激情,“现在我宣布,南江机械厂第一届青年技术大比武总决赛,现在——开始!”
“轰——!”全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工人们振臂高呼,气氛瞬间被点燃到顶点。
希望与斗志的回音,在广场上空激荡,仿佛要冲破晨雾,直上云霄。
第一关,传统工区。
任务听起来简单得近乎残酷:用最传统的手工具,将一根φ150×200mm的45#钢圆柱,修整成一个100×100×100mm的镜面正方体。
要求光洁度偏差在Ra0.2μm以内,形位公差不大于0.2mm。
限制条件只有一个:不准使用任何电动工具,限时两小时。
规则宣读完毕,二十四名青工被依次带入高台旁的巨大工棚。
工棚内,一字排开二十四个工位,冰冷的金属地板在惨白的日光灯照射下,泛着一种毫无生气的苍白光泽。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机油味、生铁的腥味,混合着汗水与灰尘的闷热气息。
工棚顶棚的巨大钢梁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珠,在灯光下闪烁如碎钻,又像无声的汗滴。
每个工作台的台钳上,都牢牢固定着一根锃亮的45#钢圆柱,其表面光滑如镜,清晰地反射出日光灯管和顶棚钢梁的模糊倒影,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挑战者的不自量力。
工作台面上,只摆放着最原始的工具:钢锯、锉刀、砂纸、研磨粉。
台面边缘还残留着深浅不一的旧油渍,那是无数前辈工匠留下的印记,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与荣耀。
“滴——!”评委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了工棚内的寂静。
比赛开始!二十四名选手几乎同时拿起钢锯,手臂肌肉瞬间绷紧。
锯条与钢铁接触,发出“嘶嘶”的刺耳声响,此起彼伏。
银色的锉屑如同纷飞的雪花,在工棚顶灯的照耀下闪烁跳跃,落在工装裤上,留下细密的金属粉末。
汗珠从选手们滚烫的额头渗出,汇聚、滚落,滴在因与锯片摩擦发热的钢面上,“嗤”的一声,瞬间蒸发成一缕白雾。
别看这道活儿描述简单,光是用手锯将一根坚硬的圆钢柱规整地截取并修整成一个正方体毛坯,就是一项对体力、耐力和技巧的巨大考验。
尺寸要精准,角度要垂直,每一锯下去,都不能有丝毫偏差。
“嗒!”一声清脆的断裂声从6号工位传来,格外刺耳。
王大力手中的锯条应声而断,锋利的金属碎片溅落在水泥地面上,弹跳着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妈的!劣质锯条!”王大力低声咒骂了一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和愤怒。
他心里暗想:昨晚不是说好了吗?把几片做过手脚的劣质锯条混进9号工位陈平的工具盒里,让这小子在比赛刚开始就出丑。
哪个猪队友居然放错地方了?
他心虚地斜眼瞟向9号工位的陈平,只见陈平不紧不慢地拉着钢锯,动作平稳而富有节奏,仿佛不是在比赛,而是在进行一场心平气和的修行。
王大力心中冷笑:哼,装,装得再稳有什么用?就你这种慢吞吞的“书呆子”架势,光锯这块大铁疙瘩就得耗掉大半时间!他因用力过猛而泛红的手指微微颤抖,指甲缝里已嵌满了细小的铁屑。
观众席上爆出一阵压抑的低笑和窃窃私语,声音如蚊蝇般嗡嗡作响,在金属墙壁间回荡:“看吧,那陈平,新手就是新手……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照他这个速度,没等开好坯,时间就到了。
”
王大力听见工友们的议论,咧开嘴得意地笑了起来,眼神里的嘲弄更甚。
他手中的钢锯飞快地抽动,铁屑四溅,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