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技术比武大赛(上)(3/3)
要用这夸张的动作来证明自己的“专业”和“高效”,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工装前襟,紧紧贴在结实的胸肌上。
然而,陈平却像置身于一个无形的隔音罩中,对周围的冷言冷语浑然不觉。
他眉头都没皱一下,从工装内袋里掏出一只黄铜小盒——那里面是他曾祖父传下来的微距测量尺,尺面上刻着早已模糊的家族徽记,沉淀着岁月的厚重。
他一边锯,一边用这把古董尺进行着精准的微调,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手指在冰冷的金属间游走,毫无滞涩。
很快,一根规整的钢制正方体毛坯便在他手中成型,棱角分明,在灯光下投下清晰的影子。
接着,他抽出了那把由他爷爷亲手改造的“复合角度锉刀”。
刀身布满了岁月磨砺出的痕迹,握在手中,像握着一把传承了三代人的古老之剑。
他每一次锉削都落在预先计算好的最佳角度上,铁屑被均匀地卷成完美的螺旋状,发出“沙沙”的轻响,如细语般融入了赛场的喧嚣。
他的世界只剩下手中的钢坯和锉刀,外界的所有声音,无论是嘲笑还是惊叹,都已被隔绝在外。
锉刀划过钢面时,带起一阵细密的金属风,与工棚外飘来的、略带潮湿的晨风融为一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五分钟,全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陈平拿出了他的“秘密武器”——那支特制的“钢制毛笔”。
他轻轻拧动笔杆,笔尖竟神奇地扩展成一个精密的平面。
他蘸上一点金刚石研磨膏,手腕悬空,以一个近乎玄妙的姿态,让笔尖在钢坯表面轻轻旋转、游走。
动作轻柔却蕴含着千钧之力,仿佛一位宗师在完成他最后的点睛之笔。
奇迹发生了,那块原本粗糙的钢坯表面,渐渐浮现出如镜般的光泽,像一泓深邃的秋水,清晰地映出工棚顶棚的每一根钢梁,甚至天边透进来的第一缕朝霞。
研磨膏散发出一种微甜的香气,混合着金属特有的冷冽,弥漫在空气中。
与此同时,王大力这边刚刚锯好一块毛坯,他急不可耐地用游标卡尺一量,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妈呀!”他差点叫出声来,对角线居然不垂直!误差超过了半毫米,直接报废!他懊恼地将钢坯扔在地上,发出“哐当”一声沉闷的巨响,垂头丧气地举手退赛,灰溜溜地走下台。
那块报废的钢坯在地面滚出一条银色的划痕,像一道刺眼的伤疤。
陈平将那块打磨得光滑如镜、完美无瑕的正方体成品轻轻放在工作台中央,然后平静地举手示意。
计时器上的数字,赫然定格在38分27秒。
两名测量员快步走过来,用精密的表面粗糙度仪和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检测。
仪器屏幕上的数字如星光般闪烁跳动,最终稳定下来:形位公差0.18mm,表面粗糙度Ra0.15!完全达标,甚至远超标准!仪器发出的确认蜂鸣声,如同胜利的号角,清脆地响起。
与此同时,其他工位上的参赛者也陆续完成了作业,测量员们逐一进行精准测量,将结果递交给评委。
陈平与不远处同样完成得不错的宋威相视一笑,举起大拇指,互相致以无声的鼓励。
工棚内的气氛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选手们屏息以待,只有仪器发出的滴答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响。
评委开始报分,并宣布过关者全部晋级至高级技工,享受同级待遇,当念到陈平的成绩和用时,全场先是一寂,随即爆发出比开幕式时更为猛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赛场一片欢腾,回声在金属墙壁间来回碰撞,仿佛整个工厂都在为这不可思议的奇迹而震颤。
王大力站在台下,听闻比赛结果,眼中燃烧的怒火几乎要将空气点燃。
他走上赛台,铁青着脸,一把抓起自己那块报废的钢坯,狠狠地摔进一边的工具箱里。
“砰!”一声巨响,震得围观者连连后退。
工具箱的锁扣都被震开,里面的工具散落一地,一片狼藉。
现场保安人员连忙跑上台,将王大力架了出去。
最终,除王大力外,还有十人因各种失误被淘汰出局。
只有十四名选手,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稳定的心态,成功通关,获得了进入下一关“数控”的资格。
淘汰者们低着头,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工具,脚步沉重。
而通关者们则挺直了腰杆,眼中闪烁着自信与期待的光芒。
工棚顶灯的光芒,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投下了一道道属于胜利者的、无比清晰的剪影。
喜欢平步深渊:机械狂神请大家收藏:()平步深渊:机械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