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跨过预警:加州山火与半岛暗涌的证言(2/3)
结束一场关于全球森林火灾的会议,脸上还带着疲惫,身后的办公室里,同事们正忙着整理卫星火情监测图。
“晴晴,有件事我必须跟你说,可能听起来有点离谱,但你一定要放在心上。
”林岚没有寒暄,直接将预警报告的核心内容拍照发给苏晴,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我现在参与的一个气候科研项目,通过模型预测,2018年1月8日美国加州会爆发特大山火,起火点在文图拉县,当天会有强风助推,火势会很快蔓延到圣巴巴拉县和马里布地区。
你们一定要提醒美方,提前清理马里布的桉树区域,那里的树木含油量太高,一旦起火根本控制不住。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晴看着手机里的文字,忍不住笑了出来,手指点了点屏幕:“岚岚,你们这模型也太‘精准’了吧?连具体日期和区域都预测到了?加州每年冬春都有山火,但规模有大有小,你们怎么确定1月8日就会有强风?”
“一点都不夸张。
”林岚的语气瞬间严肃起来,她起身走到办公室的僻静角落,压低声音,“这个模型结合了近50年的太平洋洋流、大气环流和加州植被数据,误差率低于5%。
我们还预测到,2017年12月加州的降雨量会比往年少40%,土壤湿度达到历史最低值,正好为山火提供‘干柴’——你就当帮我个忙,把这些信息转给你们负责北美事务的同事,就算不立刻部署,提前加强监测总没错。
”
或许是林岚的语气太过认真,苏晴收起了笑容,点开报告的细节图片,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行,我明天一早就把这份‘预测’交给主管,不过我可不敢保证他会信——UNEP每年收到的‘灾害预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大多都是无稽之谈,上次还有个民间组织说‘亚马逊雨林会在三个月内消失’呢。
”
挂了电话,林岚立刻找到张杰,将沟通结果告知。
张杰没有失望,他知道,改变“惯性认知”需要时间,只要信息传递到位,等到山火迹象出现时,苏晴和她的主管自然会重视。
另一边,马宏带着半岛局势的预警报告,驱车前往外交部。
他的老战友周明,现在是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司的参赞,两人曾在部队一起执行过边境巡逻任务,彼此信任。
周明看到报告里“2018年2月10日,朝鲜试射KN-23导弹”的精准信息时,手里的茶杯差点摔在桌上。
“马小子,你们这数据是从哪来的?”周明推了推眼镜,手指在报告上反复摩挲,“朝鲜的导弹试射时间连美韩情报部门都摸不准,你们倒好,精确到了日期和型号,这比CIA的情报还准,也太离谱了。
”
“是我们项目组新研发的‘地缘政治风险模型’。
”马宏按照提前商量好的说法,避重就轻地解释,“结合了朝鲜的政治周期、军事演习规律和领导人公开讲话,还加入了‘能量波动监测’——简单说,就是通过朝鲜核设施周边的异常能量信号,反推他们的试射计划。
周哥,这不是玩笑,2月10日正好是平昌冬奥会期间,一旦试射,美韩很可能会升级军演,半岛局势会彻底失控,甚至可能引发军事冲突。
您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份报告递上去,就算暂时不信,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也好。
”
周明沉默了片刻,拿起报告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往来的外交车辆——车身上挂着的各国国旗在风中飘扬。
他转过身,语气郑重:“行,我信你一次。
下月初我要去韩国参加半岛安全论坛,到时候我亲自把报告交给韩国外交部的次官,就说是‘中国民间科研机构的风险预警’——至于能不能引起重视,就看天意了。
”
预警信息传递出去后,项目组陷入了漫长的等待。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城的气温越来越低,梧桐叶落尽,街边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
李哲每天都会登录UNEP和外交部的官网,刷新最新的灾害预警和半岛局势新闻;林岚每周都会和苏晴通一次电话,询问加州的火情监测情况;张杰则利用这段时间,指导技术组优化灵气储存罐的性能,将灵气储存浓度从2灵能单位提升到3灵能单位,为后续激活机甲核心做准备。
2018年1月8日清晨,林岚的手机突然在深夜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