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白金试水(2/3)
的经典老歌。
包装要特别设计,用硬纸盒,贴上‘白金音质限量版’的标签。
不零售,只接受预定,而且要强调,因为进口带子难得,数量有限,先订先得。
”
这是一种初级版的“饥饿营销”和“品牌包装”策略,在80年代初的中国,几乎是闻所未闻的。
苏晚晴的眼睛亮了起来。
她立刻领会了林凡的意图:“我明白了!这样一来,买这个磁带,就不只是为了听歌,更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就像…就像穿一件上海产的名牌衬衫,和穿一件地摊货的感觉完全不同。
”
“没错!”林凡兴奋地一拍桌子,“晚晴,你总结得太对了!我们要卖的,不仅仅是声音,更是一种‘格调’!”
苏明听着两人的对话,虽然有些概念还不太明白,但也感觉热血沸腾:“听起来挺带劲!那…咱们干?”
“干!”林凡斩钉截铁,“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选曲、录制、包装、宣传,都不能马虎!”他看向苏晚晴,“晚晴,选曲和包装设计,你来负责,你最在行。
苏大哥,录制和母带处理,交给你,务必发挥出这盘带子的最佳效果。
我负责联系货源、控制成本和最终的销售策划。
”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苏晚晴感受到了林凡的决心和信任,她也燃起了斗志:“好!我来选曲和设计包装,一定做出格调来!”
说干就干。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新风”小团队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苏晚晴翻遍了各种音乐杂志和有限的音响资料,精心挑选了八首曲目,包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乐章、一首音场开阔的《草原之夜》、两首音质干净的台湾校园民歌、以及三首经过苏明精心降噪处理的邓丽君经典老歌。
曲目编排张弛有度,充分展现了高、中、低各频段的音质特点。
包装上,她摒弃了普通磁带的软塑料盒,找人定制了一批简单的白色硬纸卡套,正面是她亲手绘制的抽象音乐符号图案和“新风白金音质限量版”的艺术字,背面是曲目列表和苏明撰写的一段简短的技术说明,强调“采用进口TDK空白带,专业设备精心录制”。
整体风格简洁、雅致,与普通磁带形成了鲜明对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明则拿出了看家本领,反复调试设备,选择最佳的录音电平,确保母带质量完美无瑕。
林凡则通过李前进的关系,咬牙订购了三十盘TDK空白带,花掉了六十多块钱,这几乎是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他还印制了一些简单的宣传单,上面写着:“追求极致音质?‘新风白金限量版’即将面世,仅接受前三十位预定。
”宣传单没有大面积散发,只是悄悄放在了服装店和音响室的柜台显眼处。
“白金系列”的消息,像一颗小石子,在有限的圈子里激起了涟漪。
一些常来的老顾客看到宣传单,好奇地询问;苏晚晴在省文艺出版社工作的同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