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遗忘之始(1/3)
空气里悬浮的灰尘,在从高窗斜射进来的稀薄光柱中缓慢翻滚,像一场永无止境的微型沙尘暴。
陈见深站在“市南区古籍保护中心”那扇沉重的橡木大门前,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留下了清晰的汗渍。
简历上那些精心编排、近乎谄媚的谎言——诸如“对古籍修复与保存工作抱有近乎神圣的热忱”——此刻像一群冰冷的蠕虫,在他紧绷的胃里反复蠕动。
他不需要热忱,他需要的是社保,一个稳定的、能够支付他廉价租房与外卖的银行流水,以及一个能让他边工作边备考公务员的、不被任何人打扰的寂静棺材。
眼前这座仿佛从时间深处剥离出来的老旧建筑,看起来正合适,合适得……令人隐隐不安。
开门的老管理员,本身就是一件应该被收容于此的古物。
他挪动时,干燥的关节发出类似书页被强行翻开的“嘎吱”声。
他的皮肤呈现出羊皮纸的色泽和质地,布满了深褐色的斑点与交织的细纹,眼窝深陷,仿佛两个被岁月磨损、意义模糊的古老标点符号。
他没有自我介绍,甚至没有一丝客套的表示,只是用一双浑浊得几乎看不到瞳孔的眼珠,上下下下地打量着陈见深,那目光并非审视一个活人,更像是在……确认一件即将入库藏品的编号。
“跟我来。
”老人的声音干涩得吓人,每一个字都像在摩擦着图书馆内部过于浓郁、几乎凝固的寂静。
所谓的培训室,不过是一个被书架包围的逼仄角落,只有一盏用黄铜灯链悬垂下来的台灯,散发着勉强能照亮桌面的昏黄光晕,将两人的影子扭曲地投在顶到天花板的书墙上。
老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边缘卷曲、泛着不均匀黄渍的纸,推到陈见深面前。
纸上是用老式打字机敲出的汉字,油墨有些地方浓黑,有些地方则已黯淡——《工作手册》。
“看。
记住。
一字不差。
”他顿了顿,脖颈以一种极其僵硬的方式,缓缓转向陈见深左侧的空处,眼球在眼眶里迟钝地移动着,停顿了足有两秒,仿佛在阅读空气中无形的文字,才又补充道,“……它们,不喜欢错误。
”
陈见深压下心头泛起的那丝混合着荒谬与不安的寒意,低头看去。
规则只有三条,简单,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诡异:
1.定期巡查所有书库,将借阅记录空白超过二十年的书籍标记。
2.于每日下午四时四十四分,将标记书籍运送至地下室归档室,放入指定的金属推车内。
3.绝对不要阅读任何已被标记的书籍。
归档室的门必须在下午五点前关闭,绝对不要进入,也绝对不要以任何方式窥探门后的情况。
“为什么……必须是四点四十四?”陈见深忍不住问,他的理性思维本能地渴求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哪怕只是一个敷衍的借口。
老人的嘴角极其轻微地牵动了一下,拉扯着周围蛛网般的皱纹,形成一个绝对算不上微笑的、令人不适的褶皱。
“时间……在这里,有不同的流速。
那个时刻,是它们允许的时间。
”
“它们?”陈见深追问,声音不自觉地压低。
老人没有回答。
他只是要求陈见深站起来,与他一同,用一种近乎吟诵经文般的、缺乏起伏的语调,将这三条规则一字不差地重复了三遍。
每一次复诵,老人的眼神都会不受控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