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沙盘与棋局(3/3)
那,冒险尝试用纳米绳套住最近那个敌人枪管并顺势侧扑——尽管他心知肚明,这成功率低得可怜,更多是一种不甘束手就擒的本能反应。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个熟悉的、冰冷的、毫无感情可言的“战斗结束。
全体返回”宣告,如同天籁般响彻在整个战场通讯频道。
看着那几个原本杀气腾腾的红色机器人如同接到最高指令般,瞬间停止所有动作,干脆利落地转身,迈着统一的步伐撤离,高洋紧绷的神经才缓缓松弛下来,背后早已被冷汗浸透,握着纳米绳的手心也满是湿滑。
“‘压力测试’……这就结束了?看来这确实是一场可控的‘实战演练’,而非真正的、不死不休的‘歼灭战’。
但……这真实感,这死亡威胁的压迫感,也未免太过于逼真了。
”
返回登陆舰的途中,他看到唐龙试图去拉扯、帮助那个因为腿部关节被炸毁而无法移动、落在后面的机器人“战友”,结果只捞到了对方在最后时刻自毁程序启动后残留的一截冒着电火花的断臂。
高洋在心中无声地叹了口气:“规则的残酷性,唐龙,你现在应该有所体会了。
在‘公司’(军队)这台庞大的机器里,尤其是在这种以机器人士兵为主体的架构中,个体的价值,有时候就是可以被为了‘整体运营效率’(任务成功率、成本控制、技术保密)而冷静计算的、可以随时牺牲的‘沉没成本’。
”
回到那艘怪异的战舰,在冰冷的指挥室内,看到主屏幕上显示着那个被命名为“熔炉”的巨大回收装置,如同饕餮般张开巨口,将战场上所有的残骸——包括那些还在挣扎、闪烁着求救信号的己方机器人——无一例外地吞噬、融化、分解成最基本的金属原料和能量时,高洋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这远比任何口号或培训教材都更加直观、更加赤裸地展示了战争的终极本质:资源的极端消耗与无情的循环再利用。
这里没有温情,只有效率。
当唐龙因为那些“并肩作战”过的机器人“战友”的“牺牲”而神情肃穆、庄严地抬起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时,高洋并没有立刻跟随动作。
他凝视着屏幕上那翻滚的、由无数金属和生命(如果机器人有生命的话)融合而成的、炽热猩红的洪流,眼神复杂。
他又看了看指挥室内,那几位军衔更高的、似乎具备更高级别AI的机器人军官,它们也齐刷刷地起身,对着屏幕上的“熔炉”行着同样标准的军礼,电子眼中的绿光似乎都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程序化的哀悼?
“现在不是感性的时候,但……”他低声自语,仿佛在说服自己,“无论是数据构成的虚拟生命,还是钢铁之躯的作战单元,只要曾短暂地处于同一阵营,为了同一个目标(哪怕是程序设定的)而共同面对过风险,或许……都值得给予一份最基本的、形式上的尊重。
这无关善恶,更像是一种……对‘合作过往’的承认,是维持任何‘组织文化’底线的潜在要素。
”
他缓缓地,同样抬起手,对着那吞噬一切的屏幕,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带着沉重分量的军礼。
他侧过头,对身边那位同样保持着敬礼姿势的机器人少尉,用一种更像是自我提醒的语气说道:“尊重‘战略合作伙伴’,哪怕是临时的、低成本的、甚至是可替代的,从长远来看,也可能是维持大型‘项目’内部凝聚力与稳定运行的、不可忽视的软性因素。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名机器人少尉眼中的绿光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频率似乎与之前略有不同。
它没有转头,也没有发出任何合成音回应,但高洋敏锐地感觉到,自己这句话,似乎被某种记录系统捕捉并归档了。
当指挥室的主屏幕画面切换,显示出那两位敌方(或者说观摩方)的、肩章显示为“少将”军衔的人类军官的通信影像时,高洋的瞳孔猛地一缩。
“原来如此……这场逼真到极致的‘实战演练’,其目的恐怕远不止是训练我们这两个‘新兵’。
”高洋脑中瞬间如同拨云见日,许多之前模糊的线索瞬间串联起来,“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产品发布会’或‘技术路演’(Showcase)。
我们,还有这些性能各异的机器人部队,都是被展示给潜在‘大客户’(那两位将军)看的‘产品性能演示’和‘解决方案实例’。
唐龙,是主打的、充满了不确定性与高回报可能的‘明星产品’、‘创新原型机’;而我……”他自嘲地笑了笑,“大概就是那个附赠的、看起来更稳定、更可控、但缺乏爆点的‘标准化增值服务套餐’或者‘备选实施方案’?”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被流弹擦过、此刻才隐隐传来痛感的左臂,那里战斗服的破损处已经由纳米机器人进行了临时修复。
然而,他的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勾起了一丝混合着疼痛、自嘲与某种难以言喻的兴奋的笑意。
“想通过这场‘演示’来评估价值,决定是否‘收购’(招揽)或者干脆‘裁掉’(清除)我?”他想起了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带着点叛逆的预设台词,在心中对着屏幕上那两位位高权重、却如同看待货物般审视着他们的将军,默默地、也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抱歉,各位‘潜在收购方’,我高洋,四十七岁那年就已经被‘优化’过一次了,对于‘裁员’流程和‘价值评估’体系,经验丰富,甚至可以说……是专家级的。
这一次,或许角色该换一换了。
该轮到我来……冷静地评估一下你们这几家‘潜在雇主’,究竟具备多大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了。
”
当然,这一切充满野心的“反向评估”和未来规划,都有一个最最基本的前提——他必须首先从眼前这场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最终压力测试”里,成功地存活下来,并且,拿到一份足够亮眼、足以证明自身独特价值的“终极绩效评估报告”。
否则,一切野望,都不过是沙盘上的幻影,随时可能被现实的铁蹄踏碎。
喜欢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请大家收藏:()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