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潜审核与静离场(3/3)
略显鬼祟的姿态,快速溜进机场庞大的建筑群阴影中,目标方向大概率是那些标识着“咨询室”的区域。
“唐龙‘项目组’正在紧急进行‘数据安全审计’和‘日志清理’工作,以应对可能的‘合规性检查’,”高洋在心里用只有自己懂的术语调侃了一句,带着一丝旁观者的轻松,“而我这边,‘项目结项报告’已提交,‘审计流程’已通过,可以无缝切换,安心进行下一个‘重大项目’的启动准备工作了。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没有丝毫停留,甚至没有去关注那些正在被医护人员用担架抬走的视力受损乘客,也没有去打听任何关于劫匪后续处理的消息。
他径直走向太空港内部标识清晰的“军方人员中转联络点”,凭借那份正式的调令文件和毫无异常的军人身份卡,经过简单的验证流程,便顺利拿到了最近一班前往骨龙云星系骸可星球的军用运输船船票。
整个过程高效、流畅、低调,没有引起任何不必要的关注,也没有与任何可能产生后续关联的人物进行深入交流。
坐在新一轮运输船那更加简朴、充斥着润滑油和臭氧味道的舱室内,高洋透过狭小的舷窗,望着外面那个因为突发劫机事件而依旧显得有些忙乱和瞩目的太空港逐渐缩小、远去。
他如同一个结束了一天忙碌工作、正在通勤回家的普通职员,开始在心里撰写并归档最终的“项目绩效评定与知识库更新报告”:
项目名称:CR-航班劫持事件应急处置
项目经理:高洋(幕后协调与风险控制)
项目周期:短期(约3.5标准时)
核心项目成果:
主要目标超额完成:突发危机成功解除,核心资产(自身)保持绝对安全与信息隐匿。
关联资产有效保全:间接协助确保了主要“关联资产”(唐龙)及大部分次要资产(乘客)的生命安全,将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资源消耗极致优化:项目执行消耗近乎为零(微量能源),实现了成本效益最大化。
潜在合作渠道拓展:与潜在“战略合作伙伴”(黑衣大汉单位)建立了初步的良性互动基础。
核心策略再次验证:“信息优先、间接干预、风险规避”的底层行动逻辑在复杂环境下再次被证明有效且可靠。
项目综合评级:A(优秀)
经验总结与知识库更新:
持续监控价值:对环境的持续性监控与风险预判,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线。
资源杠杆效应:在复杂、高风险环境中,巧妙利用和引导现有外部资源(人力、信息、设备),远比亲自下场充当“执行单元”更为高效和安全。
退出策略重要性:善后阶段的“身份管理”与“离场方式”选择,与危机应对本身同等重要,直接影响后续风险敞口。
信息源依赖风险:需有意识地为关键信息源建立备份或替代方案,降低对单一节点的依赖风险。
后续行动计划衔接:
准时抵达并融入新环境:确保按计划抵达骸可星球驻地,完成“岗位报到”流程,开始新阶段的“组织融入”。
启动资源积累计划:正式执行“第一阶段资源原始积累计划”,重点方向:信息网络搭建、基础人脉铺设、可用资源识别。
保持适度态势感知:通过公开、合法渠道,保持对“核心关联资产”唐龙动向的适度关注,用于宏观局势判断。
报告“存档”完毕。
高洋长长地、舒缓地呼出一口气,彻底放松身体,靠在了坚硬的椅背上。
这次突如其来的“线上生产环境紧急故障处理”,对他而言,就像深夜接到报警后,成功远程解决了一个棘手的系统漏洞,过程虽有短暂紧张,但处理流程规范,结果完全符合预期,甚至还有额外收获。
“本次‘临时性突击KPI’算是圆满达成,甚至略有超额,”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感想道,“虽然唐龙那边可能因为‘数据清理’和‘权限审计’的麻烦,导致他这次‘项目奖金’(公开军功)的兑现可能会有些波折甚至缩水,但对我来说,安全、低调地积累下宝贵的实战应对经验、验证了行为模式、并拓展了潜在的‘合作接口’,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可持续的‘长期隐性收益’。
”
运输船的主引擎发出低沉而稳定的轰鸣,强大的推力将他按在座椅上,驶向那片名为骨龙云星系的、充满未知、危险与机遇的“新业务区域”。
对于高洋而言,一个全新的、代号为“边境深耕”的长期项目,即将在骸可星球这片土地上,正式拉开序幕。
他的“资源积累”计划,也将随之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喜欢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请大家收藏:()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