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潜审核与静离场(2/3)
的、未知的“环境变量”(迫降点的安全状况、当地警方调查流程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阶段性审计完成,下面我们基于审计结果,细化后续‘项目收尾’及‘新项目启动’的过渡期行动方案,”高洋在脑中如同生成项目报告般列出清晰的行动清单,“首要且唯一关键任务:安全、平滑、不留痕迹地完成‘线上环境下线’(离开事发飞船及周边区域),最大限度避免卷入任何形式的、耗时而不可控的‘官方合规性流程’(警方详细笔录、媒体采访、甚至军方内部问询)。
”
他注意到飞船的引擎声调和姿态控制系统正在微调,显然已经开始转向,准备执行迫降程序。
机舱广播随之响起,通知所有乘客,飞船将临时迫降在最近的一个具备医疗和安保条件的小型太空港,等待当地警方和医疗救援队伍登船处理后续事宜。
船舱内的气氛复杂难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放松,与对受伤同伴(尤其是那些视力暂时受损者)的担忧、以及对后续麻烦的隐隐不耐交织在一起。
高洋悄无声息地开始进行“离场准备”。
他如同最谨慎的程序员关闭非核心服务一样,首先确认那卷纳米绳和那支特制激光笔已妥善隐藏在行李的夹层中,没有任何暴露风险。
接着,他调整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完美复刻了周围大多数受惊乘客的模样——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一丝尚未完全褪去的后怕,以及对于行程被打乱的些许无奈。
他让自己彻底“融入”这个环境,成为背景板中毫不显眼的一部分。
当唐龙在“电脑姐姐”堪称鬼斧神工的远程协助下,如同掌握了高级隐身术般,避开所有视线焦点,悄无声息地溜下飞船,心急火燎地赶往机场咨询室去“修复那个可能导致他‘绩效考核’不及格的致命系统BUG”(消除军人卡上的异常操作记录)时,高洋则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但在他看来同样有效且更符合他当前“人设”的“标准下线流程”。
他没有选择任何形式的“潜行”或“规避”,反而主动站起身,朝着正在努力维持秩序、安抚乘客情绪、忙得焦头烂额的乘务长走去。
他的步伐沉稳,表情带着军人特有的镇定与责任感。
“准尉高洋,现任骨龙云星系骸可星球驻军参谋部后勤协调股,正在报到途中。
”他清晰而平静地报出自己的身份和行程,同时亮出了那张毫无特殊之处的标准版军人身份卡,语气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愿意分担责任的关切,“观察到目前舱内情况,是否需要协助维持乘客秩序,或者引导、安抚视力受损的旅客?我接受过联邦标准战场急救与危机心理干预基础训练,或许能帮上忙。
”
他的主动请缨,在这种混乱且缺乏权威指导的时刻,显得格外可靠与及时。
正被各种突发状况搞得心力交瘁的乘务长,看到一位军衔不高但态度积极、主动站出来分担压力的军官,如同看到了救星,眼中立刻流露出感激之情。
她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将一部分安抚情绪激动乘客、以及引导那些暂时失明乘客集中等待医疗救援的任务交给了高洋。
高洋非常出色地扮演了一个“负责任的、路过并伸出援手的友军军官”角色。
他言语清晰而有耐心,动作稳定而让人安心,有效地平复了几个小范围的骚动和恐慌情绪。
这个行为,让他成功地、合理地“嵌入”了官方的应急处理体系,从一个需要被管理和询问的“客体”,转变为一个不起眼但发挥了正面作用的“协作者”。
他留下的印象是“乐于助人、有责任感的标准军官”,而非“需要被重点关注的嫌疑对象”或“抢着出风头的潜在英雄”。
当太空港的警方调查人员和医疗救援队终于登船,开始全面接管现场时,高洋已经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他的“辅助任务”,自然而然地“功成身退”。
他找到负责现场指挥的警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客观地陈述了自己在警方抵达前,应乘务长请求,协助维持了约十五分钟的舱内秩序,并引导了部分视力受限乘客(他刻意淡化了个人作用,强调是乘务长指挥和乘客们配合的结果)。
同时,他再次表明自己身负紧急军务,需按时抵达骸可星球驻地报到,如果后续调查需要他进一步配合,完全可以通过正式的万罗联邦军方渠道进行联系。
由于他之前的“协作者”身份清晰,行为无可指摘,陈述合情合理,加之“军务在身”的理由充分且正当,负责的警官在简单记录下他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军方编码)后,便爽快地同意了他优先离开的请求,甚至对他的协助表示了感谢。
走下飞船那略显冰冷的舷梯,踏上太空港略显嘈杂的接引通道时,高洋眼角的余光敏锐地瞥见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唐龙)正以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