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碾压(3/3)
和才华不完全挂钩,显然,容倦那种自认碾压式的文斗回合制,有些冒犯到了宋明知,他淡淡道:
“第一轮就比资质吧,研学路上耳聪目明者往往走得更快。
”
他看向观战的驸马和夫子们:“劳烦各位任选一书册,双方同时记忆上面的内容。
”
得知宋明知要比的是记忆力,容倦瞪圆了眼睛。
这种目光被来送书的夫子当成了惊慌,众所周知,宋明知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
文斗场的规矩,若下战帖的一方开局就输,后面也就没有继续的必要。
这个年轻人可以长个记性了。
其实容倦没控制好面部表情,是因为……瞌睡了就有人来送枕头!
“您好,麻烦选一本厚点的书。
”
容倦比划着:“最好长度在一尺二寸到两尺间,宽度一尺左右。
”
去取书的朱夫子觉得他脑袋有疾。
观岳楼有不少藏书,朱夫子没多久便搬来两本《太平史》。
全书一千卷,足够厚重。
他故意哐当一下放在容倦前,容倦笑弯了眼说谢谢。
枕头来了。
朱夫子:“……”
他放弃理解脑子看上去有点不正常的容倦,宣告规则:“就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记忆最多者获胜。
”
香是驸马爷亲自点的,他这酒不知醒了没醒,几次才点燃。
博士赵述在一边用手挡风,这位驸马爷当年也是才高八斗,后来不知为何默默无闻了。
但天天在外面抱怨,还能依旧享浩荡皇恩,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香燃起一缕青烟。
宋明知开始不紧不慢翻书。
对面,容倦哗啦啦飞速翻页,就像是要用噪音故意吵得人无法集中精神。
宋明知确实有涵养,眉头都没皱一下。
夫子们却看不过去,几次想要喝止这种行为。
然而赵述刚才要张口,只见容倦啪嗒一下合上书,趴在上面开始睡觉。
“……”
看来是放弃了。
总归不捣乱就好。
赵述松口气。
一炷香烧得很快,最后一点香灰燃尽,宋明知准时合上书,并未因为容倦的‘放弃’行为,便草草了事。
“前四十四章。
”他说。
驸马点了点头,亲自抽查:“十八章第三节。
”
宋明知甚至没有过多回忆,张口就来。
每一个平仄起伏都恰到好处,《太平史》收录了很多偏门的复杂字,有些连夫子都一知半解,还要看释义,宋明知却全程未曾卡顿一下,诵如流水,听得人身心舒畅。
随机抽选四章十八节,无一错漏。
“厉害。
”夫子们抚掌由衷赞叹。
“远自声高居但……”
哪里来的杂音?
他们还沉浸在对宋明知的赞赏当中,大家脸上的笑容一滞。
另一边,容倦张口就来,美名曰宋明知会背的他也会。
然而语句混淆词意不同,乍一听根本是在胡言乱语。
从如闻仙乐耳暂明到觉得要洗耳朵,只有一步之遥。
“这这背的是什么?”狗屁不通。
朱夫子实在没忍住开口斥责。
大家都皱着眉,如果不是碍于容倦有官身,作为夫子恨不得把戒尺扔过去。
直到容倦背到第二十句,宋明知的面色渐渐变得凝重了。
朱夫子:“你……”
宋明知冷声道:“别打断。
”
甚少见过宋明知这幅姿态,朱夫子愣了下,他学问不错,但日常墨守成规是个老古板,其他人却回过味来,旁边的赵述嘶了一下,自言自语般:“难不成他是在……”
驸马目中闪过一抹精光,急迫地低头对照书本,给予肯定的答案:“是在倒背!”
而且每一个字都能对得上!驸马迫不及待又抽问了两个章节,容倦不但倒背如流,甚至比宋明知多记忆了两章。
不可思议,简直不可思议!!
驸马酒彻底醒了。
说话很耗气血,容倦有些困了。
偶尔的勤劳是为了更好的偷懒。
他本来想的很好,和宋明知背诵一样的东西,他倒着展示,方便惊艳众人。
这样就能在震惊中令人心服口服,后面就不用背了。
结果他嗓子都快抡冒烟了,却没有一个人喊停。
都过分了哈。
抬头看到一张张惊愕的面孔,容倦只觉得小题大做。
有系统这个天然作弊器,宋明知能赢就有鬼了;如果没有系统,能赢那更是活见厉鬼了。
容倦本身有超忆症,一度严重影响到生活,后来系统阻隔了一部分信息传输,让他成为一个‘脑残’,生活质量才勉强提高。
“宋兄,你败在太健康。
”容倦认真说。
但凡脑子有点病,都不至于没有一战之力。
没头没尾的话,旁人听着难免带着些挑衅的味道,宋明知平淡的眼神瞬间收紧。
夫子们在惊愕容倦记忆力的同时,感觉到了气氛的紧绷。
第一局被绝杀,宋明知再也不见先前那副随意姿态,承认了记忆力不如人。
眉目聚拢间,他被首杀后痣的颜色都仿佛鲜艳了些:“请大人出题。
”
“刚提到学习能力,那就继续考学习能力好了。
”
垫着硬邦邦的书睡,好像有点落枕了。
容倦揉了揉脖子:“劳烦谁去请一位在京都住的番邦人来。
”
众人不解。
“我们同时跟着他学外语,看谁学的更快更好。
”
夫子面面相觑。
这个赛题出乎意料,但细想确实能全方面考验人的学习能力。
“公平起见,请东夷天竺番邦倭人都行。
”
系统收录了各种小语种,容倦自己精通西八八嘎思密达hellokitty。
即便这个时候没有发展成后世常用的成熟形态,但经受过现代教育的人,语言天赋上必定是更胜一筹。
“宋兄,可有疑义?”
其实是有的。
容倦的行为有理有据,只是不知为何,宋明知总有种被做局的感觉。
但他实在挑不出错漏,最后只是略带迟疑地点了下头。
“好。
”
作者有话说:
野史:帝,是手握亿万财富的京都贵族;帝,精通八国语言;帝,傲视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