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9爆炸案(2/3)
力的初次交易
1997年的聊城,还带着计划经济的余晖。
位于市中心的聊城地区招待所是全城最气派的建筑,门口挂着准四星级的铜牌,专门接待往来的省市领导。
18岁的刘海平在这里当服务员,因为胸脯高、屁股翘、眼睛会说话,被所长安排负责301套房——那是专门给地厅级以上干部预留的豪华套间。
小刘跟别的服务员不一样。
当年的同事王桂香坐在自家小超市里,一边择菜一边回忆,别人端茶倒水都低着头,她总笑着跟领导搭话,还会给人捏肩膀、捶背。
她记得有次打扫卫生,撞见刘海平从301房出来,衬衫领口敞开着,脖子上有红印,看见她就慌忙把衬衫扣系好。
那个住进301房的客人,正是来聊城挂职的山东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段义和。
48岁的他戴着金边眼镜,说话慢条斯理,因为妻子在济南工作,他每周只有周末才回家。
招待所的服务员私下议论,说段局长看着斯文,其实眼睛总往年轻姑娘身上瞟。
段义和的挂职期原本是两年,但在聊城待了不到三个月就被调回济南。
王桂香说,他走的前一天晚上,301房的灯亮到凌晨三点。
第二天一早,她看见刘海平抱着一个黑色皮箱从房里出来,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得意。
没过多久,小刘就辞职了,听说转了城镇户口,去了聊城电子集团当干部。
聊城电子集团的老员工证实了这一点。
1997年10月,刘海平突然出现在厂里,档案上写着中专学历,技术员,被安排在办公室做文员,不用打卡,工资却比老员工还高。
她根本不会用电脑,连打字都一指禅。
退休的办公室主任说,但没人敢管,因为她是段局长打了招呼的人
这个段局长,正是段义和。
1994年,他从山东省委组织部调任电子工业局副局长,1997年挂职聊城地委副书记,主抓电子工业。
当地干部都知道,他是有背景的人——文革期间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被推荐上大学,毕业后娶了济南着名医生的女儿,一路顺风顺水。
刘海平在电子集团待了不到半年,就于1998年3月调入济南,安排在市中区杆石桥街道办事处。
这次调动堪称火箭速度:从聊城的企业职工,一跃成为济南的街道干部,连户口迁移手续都是特事特办。
街道办的老主任回忆,当时组织部的人特意交代:小刘是重点培养对象,多照顾。
2000年,刘海平再次,进入济南市财政局预算科当科员。
这一次,操作更加隐秘——她的名字不在公开招考名单里,档案是内部调动。
财政局的老员工说,那段时间段义和已经升任济南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想安排个人进财政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段义和的官越做越大,刘海平的也水涨船高。
2002年,她搬进了段义和在阳光100小区购置的房子;2003年,段义和帮她调动到权力更大的国土局;2004年,她名下多了一辆帕萨特轿车;2005年升任科长后,段义和又给她换了辆本田,并弄来鲁A?G6296的公安内部牌照。
那车牌是给局领导用的,她一个科长开着,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国土局一位退休副局长说,但谁也不敢问,段书记的人,谁敢惹?
最令人咋舌的是刘海平家人的集体飞升。
2003年,她的父母从聊城农村来到济南,父亲刘建国被安排进市发改委下属单位,母亲赵秀兰去了市园林局,连在家待业的妹妹刘海燕都成了市工商局的公务员。
三个人连字都认不全,却拿着财政工资不上班。
知情人透露,这都是段义和打招呼办的,光好处费就花了不少。
这段畸形关系的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
那年刘海平生下儿子,抱着孩子找到段义和,要求他离婚娶自己。
段义和的妻子已经有所察觉,双方爆发激烈争吵。
为平息风波,段义和给了刘海平一套房和50万现金,还通过关系介绍她认识了医生张强——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是精心设计的遮羞布。
四失控的勒索:情人反目
2007年春节,段义和在办公室烦躁地踱步。
桌上放着刘海平刚送来的最后通牒:要么离婚,要么再给100万儿子抚养费,否则就去省纪委举报他受贿、安排亲属工作等问题。
这位61岁的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此刻脸上已不见当年的儒雅。
他捏着眉心,回想起10年前在聊城招待所的那个夜晚——18岁的刘海平怯生生地给他剥橘子,眼神里的崇拜让他虚荣心爆棚。
那时他以为自己掌控着一切,却没料到这个农村姑娘的欲望会像野草般疯长。
段义和的受贿记录,几乎与他和刘海平的关系同步。
2001年他升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后,求他办事的人排起长队。
开发商送的房产、工程队给的现金、想升职的干部塞的银行卡,他来者不拒,而这些,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刘海平。
她很聪明,从不直接要,总是说儿子要上学父母看病段义和在后来的供述中说,一开始我觉得愧疚,她跟了我这么多年,给点钱应该的。
但后来越来越离谱,2006年一年就要了300万。
让段义和真正感到恐惧的,是刘海平的证据意识。
她偷偷录下两人的对话,收藏着他写的便条,甚至复印了部分受贿账目。
2006年底,因为段义和迟迟不兑现再买一套房的承诺,刘海平真的去市纪委递了材料,虽然最后被压下来,但让段义和惊出一身冷汗。
她知道我所有的事,包括谁送了多少钱,哪个工程偷工减料。
段义和对侄子段军说,这个女人太贪心,留着就是祸害。
2007年2月,段义和在自家书房召见了侄女婿陈志。
45岁的陈志是济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大队长,能从贵州一个乡镇小职员爬到这个位置,全靠段义和的提拔。
三叔,您说吧,上刀山下火海我都干。
陈志拍着胸脯保证,他知道这位是自己的靠山,没他就没自己的今天。
段义和的计划很简单:制造入室抢劫的假象,杀死刘海平,伪装成劫财杀人。
但陈志去如意苑踩点后泼了冷水:小区到处是监控,保安24小时巡逻,根本下不了手。
随后他们想到制造车祸。
陈志开着警车跟踪了刘海平三天,发现她出行路线固定,每天下午5点准时从单位出发回家。
在建设路拐弯处动手,那里人多车杂,容易伪装成意外。
陈志建议,我开警车撞上去,就说紧急公务避让不及。
但这个计划也有风险。
刘海平开的本田车小,警车撞击很可能造成自己也受伤,而且市区监控密集,很容易被查出故意撞车的痕迹。
最好的办法是爆炸。
陈志突然说,他曾在工程兵部队服役,懂爆破技术,炸得粉碎,啥证据都没了。
段义和犹豫了三天。
他知道爆炸动静太大,一旦查出来就是死罪,但刘海平的催逼电话像催命符一样天天打来。
2007年3月,他给了陈志一个地址:平阴县有采石场,你去弄点炸药和雷管,就说是炸鱼用。
陈志通过平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教导员连某,弄到了2公斤硝铵炸药和5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