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张扣扣复仇血案(2/3)
出门时,正撞见戴帽子的男人从王自新家出来,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是扣扣!王汉娃的喊声让他一个激灵——那把刀足有三十公分长,不锈钢的刃口锋利得能映出人影。
冲进王自新家的村民发现,老人已经倒在屋檐下,胸口插着那把刀,眼睛还圆睁着望着天。
张扣扣没立刻逃走。
他回了趟家,拎出个汽油瓶,走到王孝军停在张小万家门口的小汽车前。
砸窗声、倒油声混着村民的惊呼,让这个年三十的午后彻底陷入混乱。
王汉娃跑过去时,正看见张扣扣往车身上浇汽油,你这是干啥?大过年的!他忍不住喝止。
张扣扣转头瞪他,眼神像淬了冰:别管,最好别掺和。
王汉娃看见那把刀别在他后腰,吓得后退几步,这时才有人喊:沟里还有一个!等他跑到旱沟边,王孝军早已没了气息,眼睛望着天空,仿佛还在诧异这突如其来的死亡。
火光冲天时,张扣扣沿着村路往外走,边走边低声念叨:22年的仇,终于报了。
有村民听见他说,唯一遗憾是没抓到老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小万的弟弟想拉住他:哥,你这是要让伯伯咋办啊?张扣扣甩开他的手,声音里带着种近乎癫狂的平静:我自有分寸。
那时,张福如还在山上祭祖。
烧完纸钱起身时,侄子的手机响了,电话那头的人急吼吼地说:赶紧让福如回来,出大事了!他往山下走,刚到半山腰就听见警笛声由远及近,一个村民气喘吁吁跑来:快跑!扣扣杀人了,怕人灭口!张福如钻进后山废弃的老屋,躲了整整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黄昏才敢回家,那时村里已贴满了印有他照片的通缉令。
王家老二王富军的劫后余生,藏着几分侥幸。
44岁的他是汉中碑坝林场的工人,大年三十本打算去女朋友家过年。
早上帮着收拾屋子时,大嫂突然来电:你同学在刑警队说,老家出事了。
骑摩托车往回赶的路上,堂嫂和堂哥的电话接连打来,语气慌张却不肯明说。
直到快到新集镇,堂哥才在电话里低吼:别回来!找地方躲着!你爸可能被砍伤了!王富军在镇中心医院门口等了十分钟,没见救护车来,心一点点沉下去。
最后是侄子的电话揭开了残酷真相——父亲和两个哥哥,全没了。
他晕乎乎骑回女朋友家,下午就被警察接走保护起来。
直到大年初二张扣扣自首,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才结束。
这场血案的根源,埋在1996年那个燥热的夏夜。
那年张扣扣13岁,正是记事儿的年纪。
在三门村,母亲汪秀萍的名声很复杂——有人说她热心肠,红白喜事总抢着帮忙,干活实在得让人佩服;也有人说她脾气火爆,能坐在人家门口骂上一整天,连暖水瓶都成了骂阵的道具,骂人的话脏得能把人听脸红村里十户人家,她起码跟八户吵过架。
有村民回忆。
张王两家曾亲如兄弟。
张福如的大哥张忠如说,小时候王自新的父亲认他做干儿子,说是能冲掉晦气,两家农忙时互相搭手,孩子们也常混在一块掏鸟窝、摸鱼虾。
后来关系恶化,有人说是因为王自新带张福如做贩猪生意,后来又把他甩开了,惹得汪秀萍不满。
1996年6月,一场由西瓜引发的口角,成了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张福如后来在诉状里写道,汪秀萍送了几个西瓜给邻居戴小庆,被路过的王自新妻子杨桂英听见,认为是在嘲讽自家,两家由此结怨,6月20号前后还因为这事对骂过一场。
8月底的一个傍晚,矛盾彻底激化。
王富军记得那天刚播新闻联播,他在门口乘凉,汪秀萍路过时朝他吐口水。
第一次没吐到身上,他没作声;十几分钟后汪秀萍返回,一口唾沫直接啐在他脸上。
年轻气盛,就扇了她一耳光。
王富军说。
接下来的场面彻底失控。
汪